时间: 2025-04-22 03: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6:11
溪南春晓
作者: 罗椅 〔宋代〕
行逢二三月,春映掌中杯。
绿久山犹浅,花寒雨未开。
谁能奈愁得,拌不上楼来。
更莫看云坐,潇湘有雁回。
在二三月间的时节,我恰好遇见春天,春光映照在我手心的酒杯上。
山上的绿意虽然持久,但颜色仍然显得淡薄,花儿在寒冷的雨中还未绽放。
谁能消解我心中的愁苦,让我无法上楼去远望呢?
更不要在这里静坐观云,潇湘的雁阵已经飞回了。
作者介绍: 罗椅,宋代诗人,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春夏秋冬的景致,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季的渴望与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二三月,春寒料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愁苦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溪南春晓》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悟,展现了春日来临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开篇以“行逢二三月”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渐浓的时节。春天的光辉照耀在手中的酒杯上,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绿久山犹浅,花寒雨未开”则揭示了春天的迟缓,表达了一种对完美春光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中“谁能奈愁得,拌不上楼来”的句子,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在春天时节内心的愁苦,似乎即使春光明媚,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释怀。最后一句“更莫看云坐,潇湘有雁回”则提醒诗人不要沉浸在忧愁中,而应积极面对生活,关注周围的美好。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活,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春映掌中杯”)、对比(如春光与愁苦的对比)以及意象描绘(如山、花、雁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忧愁与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映掌中杯”是什么意思?
A. 春光照在酒杯上
B. 春天来了
C. 酒杯破了
答案:A
诗人对春天的感觉是:
A. 期待与愉悦
B. 无所谓
C. 愤怒
答案:A
“潇湘有雁回”中的“雁”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思念
B. 春天的希望
C. 离别与归来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溪南春晓》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在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情感基调不同。罗椅的诗更强调春天的期待与忧愁,而杜甫的诗则更突出战乱中的无奈与惆怅,两者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