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57:37
题圆觉寺小轩
作者: 罗椅 〔宋代〕
禅子安排定了痴,
数拳石映半泓池。
岩如大厦元生就,
水似人心未动时。
二月春深梅不觉,
五更风起桧先知。
青要野寺西湖路,
直得先生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房的宁静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淡泊与宁静。禅宗弟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心中没有了迷惑;石头的影子倒映在一小片池水中。山岩如同大厦般自然形成,水面则像人心一样,在平静的时候没有波动。二月春天深处,梅花悄然开放,五更时分,风起时桧树似乎最先感知。通往野寺的青石小路,真是值得先生写一首诗。
罗椅,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体现出禅宗思想,风格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题圆觉寺小轩》创作于诗人游览圆觉寺时,受到寺中宁静氛围的启发,描绘了自己在此处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题圆觉寺小轩》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小轩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禅意世界。开篇“禅子安排定了痴”一句,直接引出禅宗的境界,暗示着一种超脱的心境。接下来的“数拳石映半泓池”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石头的倒影在水中,象征着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岩如大厦元生就”,诗人将静谧的山岩比作大厦,展现出自然的伟大与壮丽;而“水似人心未动时”,则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二月春深梅不觉”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梅花悄然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五更风起桧先知”则强调了自然的敏感和智慧。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直得先生一首诗”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灵感的自省与自许,展现了诗人渴望通过诗歌传达内心感受的真挚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智慧。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哲理,鼓励人们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禅子”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禅宗弟子
C. 一种石头
D. 一座山
填空题:诗中“岩如大厦”表现了自然的_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梅花是在春天开放的。 (对/错)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罗椅的《题圆觉寺小轩》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注重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而罗椅的诗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心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