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36
水蘸鹅黄。苏堤畔垂杨尽染波光。画帘青粉,刚靠宋玉东墙。小阁亭亭人独立,碧阑红袖倚斜阳。无言处,低眸掠鬓,似有思量。知他因何独自,向杏花影里,尽意凄凉。不疑客在,兰叶艇上端详。晴湖巧开一镜,便照出青蛾双黛长。寻春去,怕绿荫成幄难比伊行。
水面映着鹅黄色的光辉,苏堤旁的垂柳把波光染得如画。青色的帘子刚靠在东墙上,像是宋玉的倩影。小阁亭亭,站着一个人,碧色的栏杆上红袖倚靠在斜阳之下。在无言的地方,她低头拂过鬓发,似乎在思索什么。知道她为何独自一人,向杏花的影子里,尽是凄凉的意境。怀疑客人也在,兰叶舟上静静端详。晴朗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出她那双细长的眉眼。寻春而去,怕那绿荫如幕,难以相比她的行踪。
吴绮,清代女诗人,生于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女性情感著称,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
此诗创作于清代,恰逢西湖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孤独情感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独立思考与情感世界。
《新雁过妆楼 西湖见倚楼者》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春天美景和一位女子的内心独白。诗的开头以“水蘸鹅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水面上波光荡漾,反射出鹅黄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暖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苏堤的垂柳,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意象。
诗中“无言处,低眸掠鬓,似有思量”一句,展现了女子的孤独和内心的纠结。她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显得格外孤独,似乎在思考什么深邃的事情。这样的情感通过对“杏花影里”的描绘而愈加深刻,杏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使得整首诗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最后,诗人通过“晴湖巧开一镜”的比喻,将女子的美丽和春天的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美丽而又感伤的画面。诗的结尾通过“怕绿荫成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孤独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突显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中提到的“苏堤”是指哪个著名的风景?
“无言处,低眸掠鬓”中“无言”体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晴湖巧开一镜”有什么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