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24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 其三 姜特立 〔宋代〕
须弥纳芥不为誇,曾向壶中贮九华。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
将须弥山纳入芥子并不算夸张,曾经在壶中贮藏了九华山的壮丽。 灵隐寺前,天竺山后,美丽的山峰都聚集在你的家中。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姜特立寄给友人时氏的,表达了对友人家乡美景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诗人将友人家乡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
这首诗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家乡美景的无限向往和赞美。首句“须弥纳芥不为誇”用佛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乡美景的惊叹,认为这样的美景即使被极小的事物所容纳也不算夸张。次句“曾向壶中贮九华”进一步用夸张的手法,将友人家乡的美景比作九华山,认为这样的美景可以被收藏在小小的壶中。后两句“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则直接点出了友人家乡的具体位置,并赞美那里的山峰美丽非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人家乡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须弥纳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诗中提到的“灵隐寺”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杭州 C. 苏州 D. 南京
诗中“壶中贮九华”比喻的是什么? A. 将壮丽的景色收藏在小小的空间中 B. 将小小的景色收藏在壮丽的空间中 C. 将平凡的景色收藏在小小的空间中 D. 将小小的景色收藏在平凡的空间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