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8:35
作者: 沈芳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色与天空的柔和,南边的小路上绿草如茵。离别的王孙,愁苦满怀,细雨又正好赶上寒食节。最令人销魂的,莫过于汀洲小路,翠袖姑娘与蘼芜花一同拾起花瓣。记得送行时,这里曾是古老的道路,马蹄声仍在耳边回响。珍重,登高望远,乱红花点缀的地方,映衬着游人轻快的鞋履。斗酒之后,纤纤细影,人们已归,小巷中只留下狼藉的烟痕。余香缭绕,斜阳映照,几次蝴蝶寻花,蜜蜂觅蜜。想起白天梦绕池塘,真想试试谢家的吟笔。
作者介绍: 沈芳,清代诗人,风格以清丽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季,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苦,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思考。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以及作者在春日里的情感波动。开头的“浓连水色,弄嫩晴”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明媚景色,还传达出一种清新、活泼的气息。接下来的“别去王孙,愁满天涯”则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忧伤,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愁苦。诗中通过“细雨又逢寒食”的意象,增添了一层时节的符号,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邃。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这一句,展现了春天的柔美和细腻,仿佛在描绘一个美丽的场景:在水边小路上,姑娘轻轻拾起花瓣,画面温馨而动人。后面的“珍重,登楼望远”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将春天的美与离别的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细腻而真挚,使得读者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浓连水色”中的“浓”指的是什么?
“珍重,登楼望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馀香不断”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