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46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我怅然地望着通往西山的道路,曾经有胡马经过这里。
再一次来到这里,看到杨柳,我独自立在烟波之上。
阳光的影子在山顶渐渐消失,春寒的气息在湖面上弥漫。
渔夫和樵夫相遇时,仍旧要谈论战争的事。
诗中提到的“胡马”可能与历史上的胡人入侵有关,暗指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渔樵”则常见于古诗中,代表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形成对比。
谢榛(生卒年不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谢榛的作品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情结。
“晚过西湖”写于谢榛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生活也受到影响。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战争的留恋与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依恋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第一句“怅望西山路”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站在西湖边,望着西山的道路,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日的种种。接下来的“曾经胡马过”则是直接引入历史的痕迹,胡马的出现不仅象征着战乱,也让人联想起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
而“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画面,杨柳在春风中摇曳,湖面烟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渔夫和樵夫的相遇依然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他们之间的谈话中透露出对过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既有个人的情感,又有对社会的关怀,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坚韧。
诗中提到的“胡马”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
答案:b) 战争
诗人对西湖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无所谓
答案:b) 忧伤
“渔樵一相见”中的“渔樵”指的是:
a) 农民
b) 渔夫和樵夫
c) 商人
答案:b) 渔夫和樵夫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谢榛的诗歌更多地反映了对历史的忧思,而王维则展现了对自然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