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8:44
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
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征伐的场景,千骑奔赴战场,远远听闻几场战斗的消息。年轻人充满侠义之气,战死的白骨半数埋藏在他乡。塞外的雁在秋天悲鸣,闺中人对离去的爱人哭泣不已。招魂的呼唤不知道何处,天边的月亮显得茫然无际。
作者介绍: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精于诗文,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时局的关切与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谢榛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运用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南方战事频繁,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反映了对年轻人英勇无畏的赞美和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深切思考。
《南伐》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南方征战的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感受和对年轻生命的惋惜。开头两句“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以壮阔的气势展现出征战的宏大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则转向对士兵生命的深切关怀,年轻的侠士往往在战场上英勇奋战,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白骨,埋葬在异乡。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中,诗人通过秋天的雁和闺房中的泪水,进一步深化了战争带来的悲伤,表现了离别与思念的痛苦。结尾的“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更是将这种悲痛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无奈,令人感到一种苍凉的悲壮。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极具情感的意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对生命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局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情感。比如“塞雁悲秋老”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承载了人类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生命的反思,表达了对年轻生命的珍惜与对战争的无奈,传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伐驱千骑”中的“千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闺人”主要指什么?
“招魂渺何处”中“招魂”表示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