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47
作者: 谢榛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寒日下西陵,漳河晚渡冰。
孤城归猎骑,双树隐禅灯。
野眺心何远,岩栖老未能。
翻怜戎马日,愁思坐相仍。
在寒冷的日子里,夕阳下的西陵显得格外寂静,漳河上晚渡的冰面闪烁着微光。孤独的城池中,猎人骑马归来,双树之间,隐约可见禅灯的光芒。远眺野外,心中思绪万千,尽管已老却仍然无法安宁。尤其是看到戎马归来时,愁苦的思念依然如影随形。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戎马”“禅灯”等意象,暗示了战争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立。
作者介绍: 谢榛,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无奈。
《晚眺》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描绘了在寒冷的日子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思人生的孤独与愁苦。开头描绘寒日西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漳河晚渡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寒冷的感觉,似乎预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而“孤城归猎骑,双树隐禅灯”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猎骑的归来在这里显得有些无奈,双树之间灯光的隐秘,仿佛在暗示着内心渴望的宁静与安详。而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愁苦与思索,尽管年岁已高,却仍然无法摆脱对往事的思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在品味字句间感受到一股悠远的哲理和深邃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纷扰相对照,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同时,诗中也运用了意象的交融,如“禅灯”与“戎马”,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内心平静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战争与内心宁静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动荡生活中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寒日下西陵”描绘的是怎样的氛围?
A. 温暖 B. 寂静 C. 热闹
“双树隐禅灯”中“禅灯”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宁静 C. 迷惑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涉及哪方面?
A. 爱情 B. 战争与内心的宁静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但谢榛的作品更为直接地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