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

时间: 2025-05-04 00:32:24

诗句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

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24

原文展示: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白话文翻译:

万树归于根部,寒冷之中还未复苏,令人怜惜的是那孤独的梅花在寒枝上绽放。我的心愿本在冰霜消散之后,如今已是隆冬,我却不再怨恨它来得迟。

注释:

  • 万木:指的是所有的树木,形容冬天树木凋零、归于沉寂状态。
  • 归根:树木的根部,暗示一切都回归于根本,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孤绝:形容梅花的孤独与特立独行,常用于表现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
  • 心期:心中所期待的事物,这里指的是对春天的期待。
  • 冰霜:象征着寒冷和困境。
  • 隆冬:冬季的高潮,代表着寒冷和艰难。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不屈不挠,常被用来比喻品格高尚的人。诗中提到的“冰霜后”暗示春天的到来,而“隆冬”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望,宋代诗人,以诗歌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自然和人生哲理,致力于表达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冬季,正值寒冷的隆冬时节,诗人通过梅花的孤傲绽放,借以表达自己对生命与希望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五绝诗以梅花为主线,描绘了冬日的冷寂与梅花的坚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的开头“万木归根冷未滋”以寒冷的场景切入,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萧条。在这样的环境中,梅花的孤独显得格外动人,诗人对它产生了怜惜之情。而“心期本在冰霜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虽然已经身处隆冬,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失望。这种对生命的坚持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木归根冷未滋:描绘了冬季万物凋零的景象,树木在寒冷中沉寂,暗示生命的停滞。
    • 可怜孤绝发寒枝: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在此刻显现,体现了其特立独行的品质。
    • 心期本在冰霜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暗示了希望与重生的可能。
    • 占得隆冬未恨迟:虽然身处困境,但诗人心中依然保持希望,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其他树木对比,突出其孤独与坚强。
    • 拟人:将梅花的绽放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希望的主题,梅花象征着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梅花的存在传达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在困境中绽放的生命力。
  • 寒枝:象征逆境中的孤独与坚守。
  • 冰霜:象征艰难环境,暗示生命的挑战。
  • 隆冬:象征困境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木归根”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树木的凋零
    • C. 梅花的绽放
  2. “心期本在冰霜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现出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风采,诗风略显豪放,与王之望的细腻相对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寺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远游 八哀诗 其四 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能画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恨别 剑门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舟月对驿近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祛痰 双人旁的字 暖冬 真知卓见 机开头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八抬大轿 寸字旁的字 龙蟠虎踞 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箪豆见色 荣阿 古度 立字旁的字 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幽情逸韵 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胥之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