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0:38
舟兀东风怯晓寒,
绿杨堤畔见青山。
溯流不碍朝天去,
掉鞅何当拜命还。
半世光阴忧患裹,
他时勋业笑谈间。
儿童似觉吾衰老,
只欲西归便丐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的舟上感受到的寒冷和孤独的情景。船在东风中摇摆,面对晨曦的寒意,岸边绿杨映衬着远处的青山。逆流而上并不妨碍我朝天而去,但我何时才能归来,向命运致敬?半辈子的光阴都在忧患中度过,往后回想起我的功勋与业绩,皆是轻松的笑谈。然而,孩子们似乎察觉到我已衰老,只想西归,过上闲适的生活。
“掉鞅”源于古代对君臣关系的一种礼节,反映了诗人对命运和地位的思考。
作者介绍:王之望,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常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社会背景上,宋代正处于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之际,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渴望在此时尤为明显。
王之望的《次韵王圜中二首》以清晨的舟行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开头的“舟兀东风怯晓寒”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寒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溯流不碍朝天去”表达出一种逆流而上的勇气,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依然坚持追求理想。接着“半世光阴忧患裹”,诗人回首往事,感慨自己在忧虑与责任中度过了大半生,这种情感既有无奈,也有对过去的沉重反思。
最后两句“儿童似觉吾衰老,只欲西归便丐闲”,则透出一种淡淡的自嘲与对生活的渴望。诗人在儿童面前意识到自己的衰老,渴望归隐田园,过上悠闲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舟兀”的意思是?
A. 船在水中摇晃
B. 船稳固地停在水面上
C. 船在风中漂流
诗人希望回到哪里?
A. 东边
B. 西边
C. 南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望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但王之望更侧重于对时间和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