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第后投魏侍郎》

时间: 2025-07-30 20:41:15

诗句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41:15

原文展示: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

白话文翻译:

在空山中学习仙道的女子,昔日的朋友安期生。
在青天之上许诺相会,但凡人之身难以轻松飞升。
某天事业成功,九转之丹药也化为成品。
安期忽然从东方而来,跟随帝王游历玉京。
俯视大地,微笑含情,依旧留有余情未了。
借我一辆白云的车,驾驭着彩虹的旗帜。
超脱于尘世,随你一起飞升至紫清之境。
机会一旦错过,千年又如何能再得?

注释:

  • 安期生:传说中的道士,以修道成仙著称。
  • 青霄:指高空,青蓝色的天空。
  • 九转丹砂:道教炼丹术中,经过九次转化而成的仙丹,象征着修道的成功。
  • 玉京:传说中的仙界,象征着极乐的境界。
  • 白云车:象征着乘坐云雾飞升的车,隐喻成仙的交通工具。
  • 紫清:道教中指高洁、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族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常透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之望登第后,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登第后投魏侍郎》是一首充满了仙道情怀的诗作,诗中以空山、青霄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凡尘的理想世界。开篇的“空山学仙子”便直接引出了对仙道的追求,紧接着提到的“旧识安期生”则是通过古人安期生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深远的感觉,仿佛在说“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仙人”。

诗的中间部分讲述了个人修炼的过程,使用了“九转丹砂成”这样的道教炼丹术语,显示出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和努力的过程。然而,随着安期的东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面对的是依旧留有余情的旧友,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人世间的常态。

最后两句“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人生机会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机会错失的无奈。这种对超脱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学仙子:在空旷的山中,有位修炼仙道的女子。
  2. 旧识安期生:她是我旧识的安期生,暗示对旧友的怀念。
  3. 青霄许相接:在高空中许诺相见。
  4. 凡骨难为轻:凡人的身体难以轻松飞升。
  5. 一朝行业满:某一天我的事业终于成功。
  6. 九转丹砂成:经过多次炼制,仙丹终于成形。
  7. 安期忽东来:安期生突然从东方而来。
  8. 从帝游玉京:与帝王游历于仙界玉京。
  9. 下视一笑莞:俯视大地,微笑含情。
  10. 依然有余情:对过去的情感依旧留恋。
  11. 借我白云车:请借我一辆白云之车。
  12. 导以虹蜺旌:驾驭着彩虹的旗帜。
  13. 摄身出尘土:超脱于尘世。
  14. 随君凌紫清:跟随你一起飞升至紫清之境。
  15. 机会徜一失:机会若是错过。
  16. 千载何由丁:千年之后又如何能再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车”和“虹蜺旌”比喻成成仙的工具,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千载何由丁”,强调了错过机会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机会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清幽和宁静,代表修道的环境。
  • 青霄:象征高远与梦想,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渴望。
  • 九转丹砂:象征修炼的艰辛与成功的希望,体现了道教文化。
  • 白云车:象征成仙的工具,代表了超脱世俗的愿望。
  • 紫清:象征极乐的境界,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期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道士
    B. 王之望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九转丹砂”代表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修道的成功
    C. 一种植物

  3. “机会徜一失”意指什么?
    A. 机会来临
    B. 错过机会
    C. 机会不断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之望的《登第后投魏侍郎》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之望更倾向于仙道的追求,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景阳宫井双桐 潭州 旧将军 隋宫守岁 夜半 读任彦升碑 览古 碧城三首(其一) 人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露之恩 拘信 念念不忘 麦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旗亭 专权擅势 蒸沙作饭 魂消魄散 贫贱骄人 极开头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包含溃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陪跸 立社 获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