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司马太史庙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14:15

诗句

生在龙门境,葬临韩奕坡。

荒祠邻后土,孤冢压黄河。

澽水愁声远,梁山惨色多。

一言遭显戮,将奈汉君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5

原文展示

司马太史庙 其一
生在龙门境,葬临韩奕坡。
荒祠邻后土,孤冢压黄河。
澽水愁声远,梁山惨色多。
一言遭显戮,将奈汉君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司马迁的生平与遭遇。诗人提到,司马迁生于龙门,但葬于韩奕坡,表明了他的一生和最终安息之地。荒凉的庙宇与孤独的坟墓,象征着他在历史长河中孤独的存在。澽水的悲鸣与梁山的惨淡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司马迁遭受不公待遇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司马迁因言论遭受显赫的惩罚,这让人感叹汉君的无情与权力的压迫。

注释

  • 龙门境:指古代的龙门山,是司马迁的出生地。
  • 韩奕坡:指司马迁的葬地,地名。
  • 荒祠:指荒废的庙宇,象征着历史的遗忘。
  • 孤冢:指孤零零的坟墓,表现了诗人对司马迁命运的同情。
  • 澽水:指流动的水,象征着忧伤与哀愁。
  • 梁山:可能指山的惨淡景色,象征着悲惨的历史。
  • 显戮:指显赫的惩罚,暗指司马迁因言论遭受的严厉惩罚。
  • 汉君:指汉朝的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奎,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对人性的思考著称。他的诗多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出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古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李奎通过司马迁的遭遇,反映了对权力的不满与历史的不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迁生平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对人性的思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与同情,尤其是对司马迁的遭遇表现出深切的关怀。诗中通过“荒祠”和“孤冢”传达出历史的遗忘与个体命运的悲凉,令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澽水的“愁声远”与梁山的“惨色多”,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凄凉,更反映出社会现实的压抑与不公。最后一句“一言遭显戮”,道出了言论自由与个人命运的冲突,警示人们在权力面前的无助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在龙门境”:司马迁的出生地,暗示其历史渊源。
  2. “葬临韩奕坡”:指他最终的安息之地,展现出人生的无常。
  3. “荒祠邻后土”:荒废的庙宇,象征对历史的遗忘。
  4. “孤冢压黄河”:孤单的坟墓,压迫着壮丽的黄河,暗示个体与历史的关系。
  5. “澽水愁声远”:水流的悲鸣,传递出一种哀伤的情绪。
  6. “梁山惨色多”:山的惨淡色彩,反映出社会的悲惨现实。
  7. “一言遭显戮”:言论遭受严厉惩罚,揭示权力的压制。
  8. “将奈汉君何”:对汉君的无奈感叹,表现出对不公的控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在龙门境,葬临韩奕坡”。
  • 象征:以“荒祠”和“孤冢”象征历史的遗忘。
  • 拟人:澽水的“愁声”,赋予水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司马迁命运的同情和对权力压迫的不满,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龙门:象征着历史的起点。
  2. 荒祠:象征着历史的遗忘。
  3. 孤冢:代表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4. 澽水:象征着哀愁与悲伤。
  5. 梁山:象征着社会的惨淡与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奎的《司马太史庙 其一》主要描述了谁的生平?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杜甫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荒祠”指的是什么? A. 荒废的庙宇
    B. 美丽的山川
    C. 繁华的城市
    D. 宁静的村庄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描写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与李奎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次早起 南柯子 怀珏楼应夫人 宿磬山寺 晚渡西溪 满庭芳 少年游 题画蜀葵 画堂春 落花 陇西行 爱妾换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伪民 誓证 子字旁的字 别开蹊径 矢字旁的字 行财买免 卤字旁的字 退庭 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偏废 无字旁的字 玩人丧德 小黄门 乐不可支 穹桑 包含槁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