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张伯永和诗以仆送筍减于常年复用韵以调一笑》

时间: 2025-05-03 23:34:12

诗句

八珍既饱思持云,借问何如一脔尝。

筍例减常犹费说,可堪余事极更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12

原文展示:

八珍既饱思持云,借问何如一脔尝。筍例减常犹费说,可堪余事极更张。

白话文翻译:

享受了丰盛的美食之后,仍想着追求更高的境界,试问如何才能尝到那一小块的美味。即使是例行公事的减少,也仍然需要费心解释,更何况是其他更为复杂的事情呢?

注释:

  •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物,这里泛指丰盛的美食。
  • 持云:比喻追求高远的境界。
  • 一脔:一小块肉,这里比喻极小的美味。
  • 筍例减常:指例行公事的减少。
  • 费说:费心解释。
  • 余事:其他事情。
  • 极更张:极其复杂,需要大力调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张伯永的诗文往来中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美食与生活境界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张伯永的诗文交流中创作的,可能是对友人诗中提到的美食话题的回应,表达了作者对美食与生活境界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美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复杂事务的感慨。首句“八珍既饱思持云”,表达了即使在享受了丰盛的美食之后,作者仍不满足,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第二句“借问何如一脔尝”,以一脔为喻,暗示了对极致美味的向往。后两句“筍例减常犹费说,可堪余事极更张”,则反映了作者对日常事务的无奈和对复杂问题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八珍”与“持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 第二句以“一脔”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极致美味的向往。
  • 后两句通过对“筍例减常”和“余事极更张”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日常事务和复杂问题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一脔”比喻极致美味,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八珍”与“持云”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美食与生活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复杂事务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八珍:象征丰盛的美食,体现了物质享受。
  • 持云:象征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精神境界。
  • 一脔:象征极致美味,体现了对完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八珍”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八种珍贵的食物 B. 八种普通的食材 C. 八种不同的烹饪方法 D. 八种不同的菜肴

  2. 诗中的“持云”比喻什么? A. 追求高远的境界 B. 保持云朵的状态 C. 持有云彩 D. 保持平静的心态

  3. 诗中的“一脔”比喻什么? A. 一小块肉 B. 一大块肉 C. 一种烹饪方法 D. 一种菜肴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春江晚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与赵蕃的这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苏轼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复杂事务的深刻认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品令 其一 品令 试茶 品令 寿谭公植提学九月十日 品令 品令 于法兄新婚在即届时必有谐谑之礼恐其面嫩讷言因檃括其语代制小词聊充俳优 品令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品令(新秋)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 品令 次梅苑词韵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旋干转坤 神醉心往 包含萍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心腹之忧 闲居无聊 爪字旁的字 命辞遣意 磃氏馆 石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雄望 载师 舟字旁的字 屋上建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