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越州城》

时间: 2025-05-02 20:22:39

诗句

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

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

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

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

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

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39

原文展示:

登越州城 孙逖 〔唐代〕

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 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 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 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 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 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

白话文翻译:

越州的山峦环绕着层层城墙,登上城楼,四周的景象清晰可见。 边疆与大海相连,城市的市集在碧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 清晨的阳光下,渔夫的歌声充满了生机,春日的船歌悠扬前行。 山风轻拂,仿佛吹动了美丽的箭矢,田间的雨水滋润着香甜的粳米。 历代英灵已逝,人间闲适与隐逸并存。 赠言给王逸少,已经可以看到曲池平静的景象。

注释:

  • 越嶂:指越州周围的山峦。
  • 层城:指多层的城墙。
  • 封圻:边疆。
  • 廛市:市集。
  • 碧湖:指越州城附近的湖泊。
  • 美箭:比喻山风轻拂的景象。
  • 香粳:香甜的粳米。
  • 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
  • 曲池平:指平静的曲池,比喻平静的景象。

诗词背景:

孙逖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登越州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越州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王逸少”和“曲池平”可能暗指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其作品中的平静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切入点,通过对越州城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山川和宁静的湖泊,以及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中“越嶂绕层城”和“封圻沧海合”描绘了越州城的自然环境,而“廛市碧湖明”和“晓日渔歌满”则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生机。后两句“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风和田雨的景象,赋予自然以生命力。结尾的“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越嶂绕层城”描绘了越州城的自然环境,山峦环绕,城墙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 “封圻沧海合”表达了边疆与大海相连的广阔景象,增强了诗的宏大气势。
  • “廛市碧湖明”通过对比市集和碧湖的明亮,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自然的宁静。
  • “晓日渔歌满”和“芳春棹唱行”描绘了春日清晨的生机勃勃,渔夫的歌声和船歌悠扬,充满了生活气息。
  • “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风和田雨的景象,赋予自然以生命力。
  • “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表达了历代英灵已逝,人间闲适与隐逸并存的情感。
  • “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风吹美箭”将山风比喻为美丽的箭矢,形象生动。
  • 拟人:如“田雨润香粳”将田雨拟人化,赋予其滋润香粳的能力。
  • 对仗:如“越嶂绕层城”与“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与“晓日渔歌满”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越州城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山川、湖泊、渔歌、山风、田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越嶂:象征着壮丽的自然环境。
  • 层城: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 封圻:象征着边疆的广阔。
  • 廛市:象征着城市的繁华。
  • 碧湖: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晓日: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清晨。
  • 渔歌: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山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田雨: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 香粳: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 王逸少:象征着古代文人的敬仰。
  • 曲池平:象征着平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越嶂绕层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越州城的自然环境 B. 越州城的市集 C. 越州城的海景 D. 越州城的农田

  2. “封圻沧海合”中的“封圻”指的是什么? A. 边疆 B. 城市 C. 山峦 D. 湖泊

  3. 诗中“山风吹美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的结尾“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城市的喜爱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孙逖《登越州城》:两首诗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但王之涣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而孙逖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孙逖的所有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金陵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 双庙 万事 题友人壁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宜春苑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 悼四明杜醇 书陈祈兄弟屋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东偷西摸 匕字旁的字 人急计生 浑抡吞枣 弋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词翰客 沃续 雕虫末伎 牙字旁的字 包含蟠的词语有哪些 巠巠 浄鞭 江山之恨 龙盘凤翥 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