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06
新植青桐小径成,两行萱草一时荣。
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夏幽花却称情。
新种的青桐树下,小路已经形成;
两旁的萱草同时盛开。
春风吹过,百花的芳香都已消散,
而在漫长的夏季,幽静的花儿却仍然引人入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子昂,号容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东皋十首》中,晁补之描绘了东皋的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夏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夏交替之美的敏感与细腻的感受。首句中的“新植青桐小径成”,描绘了新种植的青桐树下形成的小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而“两行萱草一时荣”则引入了萱草,象征着母爱和温暖。接下来的“春风百卉芳菲尽”,则传达出春天的繁华即将结束,进入长夏的预感,而“长夏幽花却称情”则让人感受到夏季的静谧与深远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似乎在感慨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这种对比与转折,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突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之交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时间流逝、生命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深刻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草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
A. 青桐
B. 萱草
C. 春风
“春风百卉芳菲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东皋十首》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晁补之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在背景中渗透了历史的沧桑与国事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