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春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9 22:24:58

诗句

春归风雨一朝尽,昼静园林诸趣嘉。

蜻蜓出水群掠蚋,鹎鵊卫巢双趁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4:58

原文展示:

春归风雨一朝尽,
昼静园林诸趣嘉。
蜻蜓出水群掠蚋,
鹎鵊卫巢双趁鸦。

白话文翻译:

春天在风雨中一夜之间就消逝了,
白天宁静的园林里各种趣味宜人。
蜻蜓从水面飞出,成群地掠过小虫,
黄鹂在巢旁守护,伴着鸦雀飞舞。

注释:

  • 春归:春天的离去。
  • 风雨:指春天的风雨天气,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诸趣嘉:园林里各种美好的事物。
  • 蜻蜓:水边常见的小昆虫,象征春意盎然。
  • :一种小虫,蜻蜓的捕食对象。
  • 鹎鵊:指黄鹂,鸟类的一种,象征生机和守护。
  • 双趁鸦:与乌鸦一起飞舞,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场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蜻蜓出水”与“鹎鵊卫巢”均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洞天,宋代诗人,代表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风格。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末,诗人目睹春天的结束,感受到时光流逝,因而抒发对春天的怀念与感伤,同时也展现出春末夏初时的自然之美。

诗歌鉴赏:

《晚春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象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捕捉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丝生机。首句提到春天的匆匆离去,带来了风雨,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昼静园林诸趣嘉”则描绘出春末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出春天的余韵,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第三句“蜻蜓出水群掠蚋”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蜻蜓在水面上飞舞的场景,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律动,而“鹎鵊卫巢双趁鸦”则展现了鸟类在春天的繁忙与守护,既是生机的象征,也映衬了春天的温暖与亲切。

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的同时,也带有一丝伤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归风雨一朝尽:春天在风雨中一夜之间就消逝,表现了时光的迅速流逝。
    • 昼静园林诸趣嘉:白天宁静的园林中,各种美好事物令人愉悦,展现了春末的另一种宁静之美。
    • 蜻蜓出水群掠蚋:蜻蜓从水面飞出,象征着生命的活跃与自然的生机。
    • 鹎鵊卫巢双趁鸦:黄鹂守护着巢,展现出鸟类的繁忙,进一步渲染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结束比喻为风雨,将生机与活力通过蜻蜓的形象来体现。
    • 拟人:蜻蜓和黄鹂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让自然生命显得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春归风雨”与“昼静园林”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与余韵,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蜻蜓:代表着自由与活力。
  • 黄鹂:象征着生机、守护与温暖的家庭气氛。
  • 园林: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哪一种? A. 蚂蚁
    B. 蜻蜓
    C. 蝴蝶

  2. 此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收获

  3. “春归风雨一朝尽”中的“风雨”象征什么? A. 生机
    B. 生命的短暂
    C. 清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但更多地体现了战争带来的愁苦,与晁补之的轻松愉快形成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自然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为对《晚春二首 其二》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七 竹枝歌六首 其二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三首 其二 竹枝歌十首 其二 竹枝词 其十 竹枝词(九首) 竹枝词 其四 竹枝歌 其二 竹枝词 赠两墩为乐老之章四首 其三 竹枝歌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得月较先 琴歌 百不失一 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情节 青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孟加拉国 丶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睁眼瞎子 反朴还淳 穷理尽妙 哀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