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分江口》

时间: 2025-04-26 13:54:55

诗句

不行湓口更湖口,明日庐山自此过。

犹恨西江不穷览,沅湘闻道亦无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5

原文展示

不行湓口更湖口,
明日庐山自此过。
犹恨西江不穷览,
沅湘闻道亦无波。

白话文翻译

我不去湓口和湖口,
明天从这里经过庐山。
我仍然遗憾西江没有尽情游览,
沅湘这儿听说也没有波澜。

注释

字词注释

  • 湓口:湓江的出海口,位于今湖北省。
  • 湖口:指湖口,可能是指长江与湖泊交汇的地方。
  • 庐山:古代名山,位于今江西省。
  • 西江:长江的一部分,流经的地方。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均为流经湖南的河流。

典故解析

  • 庐山: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高远和清逸。
  • 西江: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辽阔的江河,代表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无限遐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5-1125),字士良,号希声,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高远,情感真挚,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未能尽兴游览的遗憾,反映出他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分江口》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游历途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未尽游览的惋惜。开篇“我不去湓口和湖口”,即表明了诗人选择不去的决心,暗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接着提到“明天从这里经过庐山”,庐山作为名山,代表着高远的理想和美好的向往,诗人心中对庐山的渴望与日后的旅途交织在一起。

“犹恨西江不穷览”,体现了诗人对西江壮丽景色的惋惜,表达出他希望能够尽情游览的强烈愿望。最后一句“沅湘闻道亦无波”,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沅湘的平静使得诗人感到无奈,似乎在暗示着自然之美的不可得。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行湓口更湖口:诗人决定不去湓口与湖口,暗示他即将前往更重要的目的地。
  • 明日庐山自此过:说明明天他将经过庐山,这给人以期待感。
  • 犹恨西江不穷览:表达对西江美景未能尽情游览的遗憾。
  • 沅湘闻道亦无波:提到沅湘的静谧,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湓口”和“湖口”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庐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西江与沅湘则代表着过往的游历与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游历的遗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却也因未能尽兴而生出愁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湓口:象征着旅程的开始与选择。
  • 湖口:代表着水的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庐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 西江:体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怀念。
  • 沅湘:则传达了一种平静与失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打算明天去哪个地方? A. 湓口
    B. 湖口
    C. 庐山
    D. 西江

  2. 诗中提到,诗人对于西江的感觉是: A. 喜欢
    B. 惋惜
    C. 不在乎
    D. 无所谓

  3. “沅湘闻道亦无波”中的“无波”指的是什么? A. 水流急促
    B. 宁静无波
    C. 美丽的风景
    D. 旅途的顺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表达了对旅途和自然的感悟,但情感基调更加激昂,与晁补之的细腻和淡淡的惋惜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过下花 过九江望风庐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癸未守岁 癸守岁职儿桃源黄溪村居 癸守岁职儿桃源黄溪村居 固城湖 固城湖 固城湖 古木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深图远算 封坟 国仇家恨 怀疑 熙明 青铜海 神采奕奕 人字头的字 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借若 扬眉吐气 琼岛春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