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质苦留过重阳且约泛舟观泉二首》

时间: 2025-05-02 12:41:05

诗句

舟行十里远,山出一泉清。

为景寻几遍,将诗赌欲赢。

江清浑玩著,酒好易支撑。

半世无功业,狂歌任性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05

原文展示

舟行十里远,山出一泉清。
为景寻几遍,将诗赌欲赢。
江清浑玩著,酒好易支撑。
半世无功业,狂歌任性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乘船游览时的感受与思考。舟行十里,远远看见山中流出清澈的泉水。为了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我在这里徘徊几次,试图以诗歌来赢得这份美好。江水清澈,我在这里悠闲地玩耍,酒也很美味,正好可以支撑我的情绪。人生半生,我没有什么成就,唯有在这里狂歌任意表达我的性情。

注释

  • 舟行:乘船行驶。
  • 十里远:指距离大约十里。
  • 泉清:泉水清澈。
  • 为景寻几遍:为了这美景多次寻访。
  • 将诗赌欲赢:用诗歌来表达对美景的赞美,似乎是在进行一种“赌博”。
  • 浑玩著:悠闲地玩耍。
  • 酒好易支撑:酒味美好,容易让人陶醉。
  • 无功业:没有成就或事业。
  • 狂歌任性情: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地歌唱。

典故解析

  • 重阳: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 江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江河常被视为生命之源,代表着流动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记载。其诗风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反映出个人情感与人生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诗人在游玩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元质苦留过重阳且约泛舟观泉二首》是一首浓厚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思考。诗的开篇,通过“舟行十里远,山出一泉清”简洁明了地描绘了舟行的场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能看到山间泉水的流淌,耳边似乎能听到水声潺潺。

接着,诗人以“为景寻几遍”的心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寻。这里的“赌欲赢”则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似乎是想通过诗歌来捕捉那一瞬间的美好,赢得内心的满足。

而后两句“江清浑玩著,酒好易支撑”,则展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酒与自然的结合,显现出一种恣意而放纵的生活方式,仿佛在告诫人们应当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不是过多地追求功名利禄。

结尾的“半世无功业,狂歌任性情”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尽管“无功业”,但他选择以歌唱来宣泄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舟行十里远:描绘出诗人乘船行驶的情景,展现出距离的遥远。
  2. 山出一泉清:山中流出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3. 为景寻几遍:为了欣赏这美景,诗人多次寻找。
  4. 将诗赌欲赢:以诗歌来表达对美景的渴望,似乎在进行一种冒险。
  5. 江清浑玩著:在清澈的江水中悠闲游玩,体现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
  6. 酒好易支撑:美酒荡漾,容易让人陶醉,暗示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
  7. 半世无功业:人生半生却未成就什么,带有自嘲的意味。
  8. 狂歌任性情:放任自己的情感,随心所欲地歌唱,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一种“赌博”,表现出追求美好生活的冒险精神。
  • 对仗:如“酒好易支撑”与“江清浑玩著”,展现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反思。生活虽然没有成就,但诗人选择在自然中放纵自我,享受当下,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流动。
  • :代表着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 :象征着放纵与享乐。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所传达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 A. 农历八月十五
    • B. 农历九月初九
    • C. 农历七月初七
  2.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无功业”?

    • A. 感到沮丧
    • B. 选择放纵自我
    • C. 追求更高的目标
  3. 诗中“酒好易支撑”是什么意思?

    • A. 酒可以让人醉倒
    • B. 酒能提升人的情绪
    • C. 酒是诗人的最爱

答案

  1. B. 农历九月初九
  2. B. 选择放纵自我
  3. B. 酒能提升人的情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和《元质苦留过重阳且约泛舟观泉二首》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故关 送沈绎堂编修迁大梁道 雪后登歌风台示沛令 白鹤山 廖仙岩 白鹤山 边馆逢贺秀才 边上送杨侍御鞫狱回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夜下湘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号雨泣 巾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串街走巷 时晦 西亚 门字框的字 闲非闲是 失死 聤耳 吸血鬼 发绀 包含榱的词语有哪些 刻鹄类鹜 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