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游蒋山》

时间: 2025-04-22 19:08:45

诗句

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08:45

原文展示:

再游蒋山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寒山寺里立斜晖,
只有垂杨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洒涕,
向来已识宁馨儿。

白话文翻译:

在寒山寺中,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落,
只有那垂柳悠然自得地垂下。
不必等到新亭之下再流泪,
早已认得那宁馨的孩子。

注释:

  • 寒山寺: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古寺,常与“寒山”这个诗歌意象相联系。
  • 斜晖:指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温暖和宁静。
  • 垂杨:指柳树,常象征柔美和哀愁。
  • 新亭:指诗中提到的一个聚会的地方,常与离别之情相连。
  • 洒涕:流泪,表现出情感的深厚。
  • 宁馨儿:指诗中熟悉的孩子,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感寄托或思念之人。

典故解析:

  • 寒山寺:古代文人常以此寺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 新亭:可能源于李白的《赠汪伦》,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友情的珍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流谦,生活于宋代,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览寒山寺时,表达对往日时光的回忆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再游蒋山》以寒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夕阳的余晖与垂柳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思绪的氛围。诗人用“斜晖”描绘出日落时分的美景,既有自然的美丽,又引发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垂柳的“自在垂”则突显了自然的恬淡与诗人内心的平和。接着,诗人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不愿等待“新亭”的欢聚,早已对“宁馨儿”有了深厚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沉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单而清晰,情感上却深邃而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李流谦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山寺里立斜晖”:描绘寒山寺在夕阳下的宁静,营造出温暖而缥缈的氛围。
    2. “只有垂杨自在垂”:垂柳的自然状态象征着自在与安宁,表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3. “不待新亭成洒涕”: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不需等到再相聚便已流泪,暗示离别之痛。
    4. “向来已识宁馨儿”:强调对特定情感的认知与珍惜,显示出个人情感的深度。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垂柳描绘为“自在垂”,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思考。

意象分析:

  • 寒山寺: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斜晖:代表时间的流逝,夕阳西下的意象常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 垂杨:象征柔美、哀愁,反映诗人的情感。
  • 新亭与洒涕:表达离别和情感的相连。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主要描写的景象是什么?
      A. 寒山寺
      B. 夕阳的余晖
      C. 垂柳
      D. 所有以上
    2. 诗人提到的“宁馨儿”指代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亲密的人
      C. 离别的痛苦
      D. 新的开始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赠汪伦》
  • 诗词对比
    《再游蒋山》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不同的是,王维的诗更强调孤寂与道教哲学的影响,而李流谦则在怀旧中融入了更为细腻的人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流谦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卖花声 新燕 卖花声 青溪寻梦 卖花声 题画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壬寅立春日作 卖花声 徐翩翩画扇自称金陵荡子妇 卖花声 送春 卖花声 新夏雨窗病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唬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疍民 心痒难挝 节同时异 翼翼飞鸾 包含豫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拍案叫绝 三臣 迹水 临危自省 心急火燎 知白守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