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08
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
作者:曾几
整整三朝玉笋班,
几年流落奉祠官。
不令归曳尚书履,
亦合先登大将坛。
从昔南荒除帅重,
只今西顾倚公宽。
长途不惜身为御,
欲上龙门自作难。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似举尚书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李似举在桂州的任职,回顾他几年来的经历,尽管身处流落之地,但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诗人感慨李似举在官场的艰辛,以及他为了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轩,号隐庵,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他的作品多表达对理想和友情的追求,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李似举尚书之际,表现了诗人与李似举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未来前途的祝福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李似举的敬意与祝福。开头两句“整整三朝玉笋班,几年流落奉祠官”,不仅回顾了李似举的任职经历,也表露出他在仕途上的不易。接着诗人用“尚书履”和“大将坛”对比,表达了对李似举能力的认可与期待,暗示即便身在庙堂之中,也应志存高远,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后四句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李似举的经历与心境,诗人提到“从昔南荒除帅重”,表达了对李似举在官场上曾经的成就的肯定,同时“只今西顾倚公宽”则表现出诗人对他未来的寄托与希望。最后两句“长途不惜身为御,欲上龙门自作难”,强调了李似举为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预示着他的未来充满挑战与机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为生动形象。例如“尚书履”与“大将坛”的对比,突显了李似举的抱负与期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强调了在困境中不忘理想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似举在诗中被比喻为什么?
诗中提到李似举的官职是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几的《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曾几的作品更强调了理想与责任,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朋友的思念与情感寄托。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