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报同守永昌》

时间: 2025-05-02 21:37:22

诗句

宦辙铜标西更西,博南一望瘴云迷。

六年剖竹分麟虎,万里探奇向马鸡。

御象行春明汉节,穿貤市粟透蛮溪。

家传治谱存滇曲,此日登祠问故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7:22

原文展示

报同守永昌
作者: 庞一夔 〔明代〕

宦辙铜标西更西,
博南一望瘴云迷。
六年剖竹分麟虎,
万里探奇向马鸡。
御象行春明汉节,
穿貤市粟透蛮溪。
家传治谱存滇曲,
此日登祠问故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行途中经过博南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提到宦官的铜牌标志指向更西的地方,博南的景象令人迷惑,瘴气弥漫。接着回忆起六年来剖竹取材、分辨麟虎的艰辛,强调了在万里之外探寻奇迹的决心。接下来的几句提到春天的汉朝节日,象征着吉祥与希望,穿过市场看到稻谷和蛮溪的景象,反映出生活的富饶。最后,提到家传的治谱和滇曲,今天来到祠堂询问故人,使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愁和文化传承。


注释

  1. 宦辙:宦官的车辙,指官场的权力象征。
  2. 铜标:铜制的标志,指示方向。
  3. 瘴云:瘴气弥漫的云,形容气候潮湿、环境恶劣的地方。
  4. 剖竹:剖开竹子,古代用竹子作乐器或工具,象征艰苦的劳动。
  5. 麟虎:麟和虎是中国古代的神兽,象征吉祥和勇猛。
  6. 御象:驾驭大象,古代皇帝出行的场面。
  7. 市粟:市场上交易的稻谷。
  8. 滇曲:云南的民间曲调,代表地方文化。
  9. 故黎:故乡的人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一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常在作品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西行之际,可能是在探索新事物、领略风土人情的同时,感叹旅途艰辛与对故土的怀念。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的担忧与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报同守永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情感的古诗。诗的开篇以“宦辙铜标西更西”引入,展现出诗人行走于权力象征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复杂心境。诗中的“瘴云迷”不仅描绘了博南的环境,也隐喻着官场的迷惑与艰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六年剖竹分麟虎”的意象,表达了他在探索与创作道路上的拼搏与坚持。这种坚持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后半部分的“御象行春明汉节”,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重现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的“家传治谱存滇曲”,则将个人的经历与家族的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文化的珍视,这种情感在“此日登祠问故黎”中达到了高潮,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宦辙铜标西更西:描绘官场权力的象征,暗示前路的迷茫。
    • 博南一望瘴云迷:描写博南的瘴气环境,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六年剖竹分麟虎:强调在艰苦中坚持探索,体现了奋斗的精神。
    • 万里探奇向马鸡:表达追寻奇迹的决心,展示了对未知的渴望。
    • 御象行春明汉节: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穿貤市粟透蛮溪:描绘丰富的物产,反映出生活的富饶与活力。
    • 家传治谱存滇曲: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
    • 此日登祠问故黎: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传递出浓厚的乡愁。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瘴云”比作迷雾,形象地反映出环境的恶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象征:通过“麟虎”与“马鸡”象征勇气与探索精神,赋予诗歌更深的主题内涵。
  3. 主题思想: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艰难旅途的感慨。


意象分析

  1. 宦辙:象征权力与官场,反映出社会现实的复杂和对个人的束缚。
  2. 瘴云:象征艰难的环境,暗示旅途的不易。
  3. 麟虎:象征吉祥与勇气,代表了生存的希望。
  4. 御象:象征权力与富贵,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滇曲:象征文化传承,表达对乡土文化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宦辙铜标”指的是什么? A. 官场的权力
    B. 自然景象
    C. 旅途的风景

  2. “六年剖竹分麟虎”中的“麟虎”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吉祥与勇气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滇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音乐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风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庞一夔的《报同守永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但庞一夔更侧重于个人的探索与经历,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庞一夔生平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这些参考资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诗人的生平、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忆秦娥 忆秦娥·胭脂点 忆秦娥 居长麦地 忆秦娥•鹦哥 忆秦娥 其一 忆秦娥 春暮 忆秦娥·江南北 忆秦娥 上寿芝外子墓 忆秦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五虎将 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于开头的成语 放让 大方之家 芧栗 只轮不返 閠字旁的字 抽梁换柱 母字旁的字 赤身露体 肉字旁的字 圮溺 包含细的成语 僧堂 麻字旁的字 兼资文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