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失调名》

时间: 2025-08-05 06:55:18

诗句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55:18

原文展示:

失调名
作者:黄庭坚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插茱萸的热情与对香气的享受,强调在节日中,茱萸的香味能让人陶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果实有香气,古时常用来驱邪避祟,尤其在重阳节时人们会插茱萸。
  • 遍插:到处插满,形容茱萸的普遍使用。
  • 满座:满座的客人,指一群人在一起庆祝。
  • 细嗅:轻轻地闻,强调闻香的细腻与享受。

典故解析:

茱萸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浓厚的象征意义,尤其在重阳节时,登高插茱萸可以祈求平安与健康。此诗通过插茱萸的动作,传达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与传统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以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山水、咏物、抒怀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失调名》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重视与庆祝活动的热情。茱萸作为节日的象征,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传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诗中的“茱萸”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在描绘插茱萸的动作时,表达了对节日欢庆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嗅清香”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温馨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那种浓厚的亲情与友情。诗中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却让人倍感温暖,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此外,诗中的意象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须把茱萸遍插:强调在重阳节这一天,应该到处插满茱萸,表达了对节日的重视。
  • 看满座细嗅清香:描绘了满座的朋友们轻轻闻着茱萸的香味,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遍插”和“细嗅”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茱萸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团聚和温暖的节日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传统节日的美好,表达了对亲友团聚的期待与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象征传统与节日,代表了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祝愿。
  • 清香:代表了自然的美好与节日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项是《失调名》中提到的植物? A. 梅花
    B. 茱萸
    C. 菊花
    D. 牡丹

  2. 诗中“细嗅清香”指的是什么? A. 闻花香
    B. 闻食物的香味
    C. 闻茱萸的香气
    D. 闻酒香

  3. 诗人黄庭坚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同样表达了对节日和亲情的思念。
  • 《登高》(杜甫):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失调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前者更注重节日的传统与团聚,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失调名》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堆锦 鹏鷃问答 潘提属拱翠楼 潘德久永嘉佳士也闻其能诗久矣而不我过仆一 偶至郡城 偶题 偶题 偶题 偶赋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众口销铄 威灵 包含鹈的词语有哪些 长篇大论 倒八字的字 草螽 石字旁的字 鹿裘不完 鬥字旁的字 殊祥 出头无日 攀花问柳 操之过急 五古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