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州竹径斗》

时间: 2025-05-07 06:47:29

诗句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9

原文展示: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白话文翻译:

竹林环绕的小径弯弯曲曲,宛如蛇在游动。
经过三年的漂泊,我终于可以回家,不知要绕过多少次。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浊:竹林的清新气息被浑浊的气氛所笼罩,指代竹林的环境。
  • 蟠小径:蜿蜒的小路,形容小路的曲折。
  • 屈折:弯曲、曲折的意思。
  • 斗蛇来:比喻小路的曲折像蛇在游动。
  • 三年得归去:经历了三年的漂泊终于可以回家。
  • 知绕几千回: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曲折回转才能回家。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隐含的“归”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酒,晚唐著名诗人,兼具诗、文、书、画的才华。其诗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在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流亡期间,因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京城,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此时,他借竹径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黄州竹径斗》展现了杜牧在漂泊生活中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以“竹浊蟠小径”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却又略显孤寂的画面。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而“浊”字则暗示着他内心的困扰与沉重。接着,诗人以“屈折斗蛇来”形象地表现出小径的曲折,仿佛在暗示他心中的复杂情感与归乡路途的艰辛。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三年的漂泊让他对于归家的渴望愈加迫切,而回归的路却似乎充满了曲折与磨难。通过这两句,杜牧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游子在离别与归来之间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浊蟠小径:描绘了竹林环绕的小路,展现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但“浊”字却增添了几分沉重的气氛。
  • 屈折斗蛇来:小路的弯曲像蛇一样游动,形象生动,表现出路途的曲折与复杂。
  • 三年得归去:表达了他经历了漫长的三年漂泊,终于可以回家。
  • 知绕几千回:感慨回家的路途艰难,似乎要经历无数次的曲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路比作“斗蛇”,形象地表达了曲折的道路。
  • 对仗:诗中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小径的描绘,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反映出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无奈,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雅,代表自然的美好。
  • 小径: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复杂。
  • :暗示道路的蜿蜒与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浊蟠小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开阔的田野
    B. 幽静的竹林小路
    C. 喧闹的市集

  2. “屈折斗蛇来”这句中“斗蛇”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回家的路途
    B. 小径的曲折
    C. 竹林的美丽

  3. 诗人经历了多少年的漂泊?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杜牧的《黄州竹径斗》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有竹林作为意象,前者侧重于游子思乡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特质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饮酒·幽兰生前庭 自祭文 停云 拟挽歌辞三首 闲情赋 四时 移居二首 归园田居·其四 饮酒·其四 归园田居·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古流芳 包含礁的词语有哪些 堆山积海 熟道 逵市 甄察 发愤图强 白铜蹄 尸字头的字 旧仇宿怨 探幽索隐 門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敛神 甘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