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48
仆以义制心,自谓颇忠赤。
保国不保身,用忠岂用力。
所以四将命,悉能全赵璧。
未当引年归,痛定思政刺。
我用义理来约束自己的心,自己觉得非常忠诚赤诚。
我保卫国家而不保全自己,用忠心又怎能仅仅依靠力量呢?
因此四位将领的命令,都是为了能够保护国家的瑰宝——赵璧。
不该在这个时候归隐山林,痛定思痛之后,我要坚持我的政治理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赵璧”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赵璧有关,象征国家的美好与珍贵。此外,诗中提到的忠诚、保卫国家的主题与古代忠臣的形象相呼应,反映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忠义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受到国家的危机与个人的责任,激发了他以忠诚保国的情怀。诗中的情感来源于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开头以“仆以义制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强调了道义对他心灵的约束。接着“保国不保身”一句,突出了诗人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安全之上的豪情壮志,显示出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诗中提及的“四将命”,不仅体现了对将领的尊重,也暗示了国家对忠臣的重视,诗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隐退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即使在痛苦中也要坚持理想和信念的决心。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既有对忠诚的深刻理解,也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定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为整齐、富有节奏感。同时,反复使用“忠”字,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使得忠诚的主题更为突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强调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士人的奉献精神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第一句中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心?
A. 忍耐
B. 义理
C. 朋友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赵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国家利益
C. 友谊
D. 家庭
诗人为何选择不归隐山林?
A. 因为想发财
B. 因为对国家的忠诚
C. 因为对朋友的承诺
D. 因为厌倦了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