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太行》

时间: 2025-04-24 11:15:40

诗句

太行庆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

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15:40

原文展示:

过太行
作者: 曹勋 〔宋代〕

太行庆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
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太行山的旅途中,喜庆的景象伴随我往返,连绵的山峰天天显得青翠欲滴。
怎么能和韩愈、苏轼当年祈祷的情景相比呢?如今出行是为了国事,仿佛有三位神灵在庇佑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庆助:庆祝、帮助,表示喜庆的氛围。
  • 往还程:往返的旅程。
  • 一带:指连绵的山脉或风景。
  • 岂比:怎么能够比得上。
  • 韩苏:指韩愈和苏轼,二人皆为著名文学家,曾在太行山一带活动。
  • 叶三灵:三位神灵,寓意得到庇护与支持。

典故解析:

  • 韩愈:唐代文学家,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
  • 苏轼:北宋文学家,诗词俱佳,曾游历太行,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常为其所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具有豪放的气质,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太行山时,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国事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事务的重视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太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曹勋以太行山的壮丽为背景,展现了旅途中的喜悦与感悟。开篇“太行庆助往还程”一句,既点明了地理背景,又渗透出一种庆祝的氛围,似乎是在祝愿旅途顺利。在描绘太行山的“峰峦日日青”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将山的青翠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置身于其间。

转而提到“岂比韩苏当日祷”,则引入了历史文化的深度,韩愈与苏轼两位文学巨匠在此处不仅是个人的象征,更是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诗人以此作为对比,表达了自己在此行中的不同追求:他此行不仅是为了游玩,更是为了国事,体现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一句“兹行国事叶三灵”则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三灵的提及不仅提升了诗的气氛,也暗示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祝福。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清新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国家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行庆助往还程:太行山的美景为我的往返旅程增添了喜庆。
  2. 一带峰峦日日青:连绵的山峰天天都显得青翠欲滴,生机盎然。
  3. 岂比韩苏当日祷:怎么能与韩愈、苏轼当年祈愿的情景相比较呢?
  4. 兹行国事叶三灵:今天的旅程是为了国事,仿佛得到了三位神灵的庇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行的美景与心情相连,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语句的结构上较为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日日青”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太行的常青与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行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引入历史文化,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士人责任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行:象征着巍峨壮丽的自然。
  • 峰峦: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脉,代表着伟大的理想。
  • 韩苏:象征着文化传统与历史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太行”指的是哪个地理位置?
    A. 黄山
    B. 太行山
    C. 衡山

  2. 诗人提到的“韩苏”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人物?
    A. 韩愈与苏辙
    B. 韩愈与苏轼
    C. 苏轼与李白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
    A. 自然与国事
    B. 友谊与亲情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岳》 - 杜甫

诗词对比:
《过太行》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了对国家与人生的思考。杜甫在《登高》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曹勋则是在太行的美景中找到了喜悦与希望,两者的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反映出士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 戒珠寺雪轩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寄泉州孝忠光禅师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愚夫俗子 包含楚的成语 论资排辈 飞甍 眼错不见 千古不磨 滴露研朱 老婆当军 燕弧 辇车 炎郁 屮字旁的字 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