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3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8:59
蝶恋花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役眼红芳容易歇。
风雨沉沉,送了清明节。
添尽罗衣寒更怯。
旋灰香印无人爇。
短睡却偎山枕热。
梦里愁心,不放双眉缬。
漏水半乾街鼓绝。
夜鹃啼上梨花月。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因春雨纷纷而造成的情感困扰。眼前的红花虽然娇艳,却容易凋谢;清明节已过,阴雨绵绵,寒意更浓,衣物堆积,令人倍感寒冷。心中无奈,香灰已冷却,没有人来点燃;即便短暂入睡,也只是在山边依偎,热量依旧不足。梦中愁苦萦绕,愁眉紧锁,无法释怀。漏水的屋檐下,街上的鼓声也显得无力;夜晚的杜鹃啼叫,在梨花盛开的月色中显得格外凄凉。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词人,生于江南一带,以其细腻而深情的词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间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雨绵绵,情绪低落,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对自然与人心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蝶恋花》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气息以及由此引发的心境变化。开篇用“役眼红芳容易歇”引入,既展现了春花的美丽,又暗示了其脆弱,带有一丝无奈。接下来的描写中,清明节的到来与阴雨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添尽罗衣寒更怯”传达了春寒料峭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与无奈。
在“短睡却偎山枕热”中,短暂的安慰并未能解除内心的愁苦,反而显得更为深重,尤其是“梦里愁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梦中皆是愁苦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结尾的“夜鹃啼上梨花月”则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杜鹃鸟的啼鸣与月光下的梨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时节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短睡却偎山枕热”中“短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忙碌
b) 疲惫
c) 安慰
d) 无奈
诗中的“夜鹃啼上梨花月”所营造的氛围是?
a) 快乐
b) 悲伤
c) 宁静
d) 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变化,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通过对雨夜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两者在表现情感的细腻程度上与朱祖谋的《蝶恋花》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基调上各有特色。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