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5:51
原文展示:
次韵曾存之宜舍种竹 张耒 〔宋代〕
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 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 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 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
白话文翻译:
曾郎身处尘世之外,不像是一位官员。 在他的官舍里,种了几竿竹子,挖了一个池塘,水波粼粼。 这些竹子不可疏远,也不容易亲近。 它们虚心淡泊地相互传授,颇似南郭的邻居。 我知道王子猷,正是像你这样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张耒为曾存之而作,曾存之是一位不拘泥于官场生活的官员,诗中通过种竹和凿池的描写,表达了对曾存之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生活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对曾存之生活方式的赞美,通过种竹和凿池的意象,展现了曾存之不同于一般官员的清高和隐逸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曾存之官舍中种竹和凿池的描写,展现了曾存之不同于一般官员的清高和隐逸情怀。诗中“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一句,直接点明了曾存之的超脱世俗,而“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氛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池水则代表着宁静和深远。诗的最后提到“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将曾存之与历史上的隐士王子猷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曾存之的清高品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通过对曾存之官舍中种竹和凿池的描写,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曾郎”是指谁? A. 曾存之 B. 王子猷 C. 张耒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南郭邻”比喻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农民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王子猷”是谁? A. 东晋时期的隐士 B. 北宋时期的官员 C. 唐朝时期的诗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