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3:04
狭路相逢,问出手灿然何物。依旧似大刀英武,神威无独。斧也辟开新战线,倭儿见者吞声哭。但落头如草不闻声,堆成簇。前队上,后相续。仇易尽,心难足。念丈夫本色,包羞忍辱。到此才酬卅载恨,运斤还羡风来速。是谁家手法有真传,真圆熟。
在狭小的道路上相遇,问那闪亮的武器是什么。仍然像大刀一样英武,气势无比。斧头也开辟了新的战线,看到的人都默默哭泣。但头颅像草一样落下,却听不到声响,堆成一堆。前队接着后队,仇恨容易化解,但心里的满足却难以填满。想起作为男人的本色,忍辱负重。直到此时才报了三十年的仇,挥动斧头还羡慕那风来得快。究竟是谁家传承了这样的技艺,真是圆熟无比。
这首《满江红 其一 斧颂》通过斧头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在面临敌人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诗中反复提及的“斧”,不仅是一件武器的象征,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抗争的渴望和对仇恨的反思。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而有力,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复仇的决心。诗人在描绘战斗的场景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落头如草的景象与仇恨的消散紧密结合,既有视觉冲击,又引发读者的深思。
此外,诗中的“念丈夫本色,包羞忍辱”则传达了诗人对男子汉气概的崇尚和对历史屈辱的反思,呼应了整个时代的爱国情怀。最后一句“是谁家手法有真传,真圆熟”则是对技艺的敬仰,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鲜明,是对民族精神的有力呼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对民族尊严的坚守以及对技艺的崇敬,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屈辱的反思。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包羞忍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仇易尽,心难足”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