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江中薄暮,用王昭仪韵》

时间: 2025-04-26 02:41:19

诗句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

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

龙虎散,精灵灭。

水天话,推篷说。

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

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1:1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江中薄暮,用王昭仪韵
作者: 王策 〔清代〕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
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
龙虎散,精灵灭。
水天话,推篷说。
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
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白话文翻译:

长江万里奔流,倾泻不尽的秋色映照着天际。
自古以来,云沉日落,仿佛在唱着贝宫鳞阙的歌。
白雁在山的边缘飞过,黑鼍在水边鸣叫,船帆因风而倾斜。
我感叹那些勇敢的英雄和机谋都已消失殆尽。
龙虎散去,精灵俱灭,
水天相连,推开篷船谈天说地。
我问滔滔的江水,是否流淌着旧日英雄的鲜血。
湖海之间只剩下破旧的帽子,山河之间只守着空明的月亮。
在这暗淡朦胧的视线中,古老的台城已然残缺不全。

注释:

  • “万里长江”:形容长江的浩瀚与奔流不息。
  • “泻不尽”:形容长江水流的无穷无尽。
  • “贝宫鳞阙”:指古代的宫殿,象征着历史的辉煌。
  • “白雁”“黑鼍”:分别代表飞鸟与水边的生物,构成自然景观的对比。
  • “投鞭勇略”:指古代的将领或英雄,感叹他们的勇气和智谋。
  • “龙虎散,精灵灭”:暗指英雄时代的结束,象征着力量与精神的消逝。
  • “湖海一襟馀破帽”:象征着无尽的怀念与渺小的存在。
  • “古台城,形残缺”:古老的城池已不复存在,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生于盛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他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沧桑,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长江的景色,表达对历史人物与往事的追忆,反映出对昔日英雄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江中薄暮》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惋惜和对历史无常的思索。诗中浓重的秋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长江的奔流象征着时间的无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梦想。白雁与黑鼍的描写则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无常,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问询江水的流淌,暗示着英雄的血液是否仍在流淌,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最后的古台城,似乎在提醒我们历史的遗忘与残缺,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辽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开篇即用壮阔的景象引入,表明秋色的绚丽与长江的无垠。
  •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历史的沉淀,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凋零。
  •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自然的细节描写,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伤的感觉。
  • “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感慨英雄的勇气与智慧,如今已然归于平淡。
  • “龙虎散,精灵灭。”:用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变迁与英雄的失落。
  • “水天话,推篷说。”: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对历史的追问,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破旧与空寂的意象,映射出历史的遗弃。
  • “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结尾以古台城的残缺,象征历史的消逝与个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时间的象征,流淌的水代表着历史的流逝。
  • 拟人:江水被赋予了情感,能“问”旧日英雄的血。
  • 对仗:如“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长江秋景的描绘及历史的追问,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时间与历史的流逝。
  • 白雁:代表自由与孤独,象征对往昔的追忆。
  • 黑鼍: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未知。
  • 古台城:代表历史的遗迹与变迁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里长江”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时间与历史的流逝
    • C. 人生的旅途
      答案:B
  2. 诗中“龙虎散,精灵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与失落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3. 诗人通过“暗濛濛望里古台城”想要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敬畏
    • B. 对历史的反思与遗憾
    • C. 对爱情的追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策与李白的诗歌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但王策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豪放表达。王策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策传》

通过这首诗歌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王策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情感表达。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四望山 秋夜 祝英台近·脸长红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五 追和及甫雪 雪留董景扬 送徐显道尉无锡 幽芳晚凉倚窗观稼 祖母哀挽二首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貂熊 皮字旁的字 立候 高枕不虞 豆字旁的字 冻噤 绿草如茵 包含麈的词语有哪些 鲸呿鳌掷 三点水的字 龝字旁的字 趫迅 捉生替死 月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炫异争奇 东挨西问 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