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蔡村田家》

时间: 2025-04-29 21:10:51

诗句

田中耒声歇,烟火西林起。

独立候归人,柴门夕阳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0:51

原文展示:

田中耒声歇,烟火西林起。
独立候归人,柴门夕阳里。

白话文翻译:

田野中耕作的声音停止了,西边树林里的炊烟开始升起。我独自一人站在这里,等待归来的人,柴门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 耒声:指农具(耒)耕作时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农忙的场景。
  • 烟火:指炊烟,表示人们在做饭,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 独立:一个人站着,表示孤独和期待。
  • 候归人:等待回家的人,表达了一种思念和期待的情感。
  • 柴门:指用柴禾做成的门,乡村特有的朴素门扉。
  • 夕阳里:指夕阳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述了农田生活的平淡与温馨,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与对归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487年-约1536年),明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语言自然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平静的乡村生活,表达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蔡村田家》以其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温暖。开头的“田中耒声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刚刚结束农忙的田野,声响的消失预示着一天劳作的结束,带来了一种平和的氛围。接着“烟火西林起”,炊烟的升起象征着家的温暖与人们的归属感,给人一种归家的期待与温情。最后两句“独立候归人,柴门夕阳里”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夕阳的余晖为这份情感增添了几分柔和与诗意。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构建了一个温馨的乡村晚景,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归属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田中耒声歇”:描绘了农田的宁静,暗示着一天的忙碌结束。
    2. “烟火西林起”:炊烟升起,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继续。
    3. “独立候归人”:表现诗人孤独的等待,充满期待与思念。
    4. “柴门夕阳里”:夕阳下的柴门,渲染了温馨与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劳作与生活的交替。
    • 意象:田野、炊烟、夕阳等意象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乡村气息。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归属的渴望,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耒声:象征着农田的劳作与生活的真实感。
  • 烟火: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耒声”代表什么?

    • A. 风声
    • B. 耕作声
    • C. 雨声
  2. 诗中“烟火西林起”中的“烟火”指的是什么?

    • A. 烟雾
    • B. 炊烟
    • C. 烟花
  3. 诗人是在等待什么?

    • A. 自己
    • B. 归来的人
    •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蔡村田家》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高启更注重描绘温暖的家庭氛围,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吴门行 闻笛 上元上亭 红窗怨 翠屏曲 春晚呈范石湖 春日 哀友人 石头城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集萤映雪 精锐之师 家败人亡 旡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火矢 牛字旁的字 染患 洋为中用 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猥惰 饶有风趣 孟嘉落帽 弋字旁的字 梅尧臣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