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9:21
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悠闲地游玩,手握拐杖轻叩云扉,心中唯独偏爱那座名园,车子屡次在此停留。园中有半竹半松和半乔木,分布着丘陵和溪壑,以及一座孤零零的亭子。庭院中曲折的小池塘水波荡漾,墙外的美丽山峦相对而青翠。诗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浩劫,昔日的残碑在风雨侵蚀下,已经残破不堪,半是飘零的状态。
荣汝楫,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以名园为寄托,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寄畅园》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名园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闲游杖策叩云扃”便表明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悠然自得地游玩,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而“唯爱名园车屡停”则显示出他对名园的钟爱,车子频频停下,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半竹、半松、半乔木的意象,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态。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园中景致的多样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庭中曲沼自涵碧”中的“涵碧”二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的清澈与环境的幽静,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
然而,诗人最后两句的“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揭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历经沧桑的残碑,既是对过去历史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整首诗在美景与历史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充满了哲思与沉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带来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名园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人手握什么物品游玩?
诗中提到“庭中曲沼自涵碧”,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