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01
耿耿官不成,迢迢夜未阕。
良朋梅不留,负此当轩月。
怀想空郁陶,眺听转清绝。
他时重见过,余樽犹可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官场未能如愿而感到的失落与孤独。夜色漫长而无尽,良友离去,梅花凋零,映衬得月光更加清冷。作者怀念往昔的酒宴,虽然时光流逝,但若再相聚,酒樽依然可以清洁如新。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宰相。其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反对权臣专权。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这首诗是在司马光处于官场失意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的社会政治动荡,朋友之间的离散使得他倍感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耿耿官不成”直白而有力,揭示了诗人对事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未果。接下来的“迢迢夜未阕”则通过夜的漫长传达出一种无尽的感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煎熬。
“良朋梅不留”,不仅是对友谊的怀念,也是对人生脆弱的感慨。梅花虽美,却在冷风中凋零,正如友情在时光的冲刷中变得稀薄。诗人以“负此当轩月”来强调月光的冷清,映衬出他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感。
在后面的“怀想空郁陶”,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酒是欢乐的象征,然而如今的孤独却使这种欢乐显得遥不可及。最后一句“余樽犹可洁”透出一丝希望,即使时光流逝,未来仍有重聚的可能。这种情感的起伏,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围绕着失落的理想与珍贵的友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人在失意中反思人生,透出一丝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理想的执著。
诗人因何未能成官?
A. 理想未果
B. 朋友离去
C. 生活困苦
D. 身体不适
“良朋梅不留”中的“梅”指代什么?
A. 梅花
B. 朋友
C. 失去的美好
D. 以上皆有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
A. 绝望
B. 怀疑
C. 期待
D. 无所谓
答案:
李白与司马光的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在月光下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多用豪放的情感与洒脱的态度,而司马光则更显得内敛与沉思,反映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