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长歌》

时间: 2025-05-07 08:57:53

诗句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

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

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

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3

诗词名称: 念奴娇•长歌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白话文翻译:

我长歌一曲,心中满是悲伤,犹如把琅玕打折,珊瑚敲碎。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用几根戟,去争取中郎都尉的职位。只见那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实在忍受不了眼看他人醉生梦死。雕龙的成就又有什么意义,功名只是偶然得来。随便把这些荣华富贵留给儿辈们,三面旌旗已经竖起,我只想回到屠羊的市场。吴下的秋风归去正好,吃饱了菰羹和鲈鱼。病痛缠身,靠神明的庇护,巧妙地依赖天女的帮助,却无计可施去驱赶穷鬼。夜珠不要再探望,怕骊龙尚未入睡。

注释:

  • 琅玕: 一种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
  • 珊瑚: 珊瑚的象征,暗指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中郎都尉: 古代官职,象征权力与地位。
  • 鹊印: 比喻官印,象征权力。
  • 蝉冠: 指高官,蝉是古代的象征之一。
  • 屠羊肆: 指从事平民生活的地方,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 菰羹: 用菰(芦苇的一种)煮的羹,象征简单的美食。
  • 骊龙: 传说中的龙,象征神秘与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遹,清代诗人,以其豪放派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权力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念奴娇•长歌》是彭孙遹的一篇经典之作,诗人在其中倾诉了自己对权力、名利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悲观情绪。开篇“长歌当哭”便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似乎是在 lamentation (哀悼)中抒发壮志未酬的失落。接着,通过对琅玕、珊瑚等珍贵事物的比喻,展示了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易逝。

在对“功名”的思考中,诗人用“雕龙何益”来表达对功名的淡漠,认为这些都是偶然的结果,最终却不得不将这些荣华富贵留给后辈。接下来的“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则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深藏在内心的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象征,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长歌中满是悲痛,像琅玕和珊瑚一样珍贵的事物被毁坏。
    2.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后悔当初没有多去争取官职。
    3. “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形容他人地位显赫,自己却满心无奈。
    4. “忍见人皆醉”:无法忍受周围人沉迷于享乐。
    5.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追求功名的无意义。
    6. “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宁愿把荣华富贵留给后代,自己回归简单生活。
    7.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向往平静的生活,享受简单的美食。
    8. “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依靠神明的庇佑却无力改变现状。
    9. “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不再追求奢华,安静度日。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琅玕和珊瑚比喻美好而易逝的事物。
    • 对仗: 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 鹊印、蝉冠象征权力,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淡漠,表现了对简单、平淡生活的向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意象分析:

  • 琅玕: 象征珍贵的事物,暗示人生中易逝的美好。
  • 珊瑚: 代表脆弱与珍贵。
  • 中郎都尉: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菰羹鲈鲙: 代表简单的生活与饮食,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歌当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恼怒
    • D. 冷漠
  2. “雕龙何益”中“雕龙”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权力
    • C. 财富
    • D. 荣誉
  3. 诗人希望把荣华富贵留给谁?

    • A. 自己
    • B. 孩子
    • C. 朋友
    • D. 社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彭孙遹的《念奴娇•长歌》和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前者更偏向于对浮华与权力的冷淡,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评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俗念 无俗念 无俗念 无俗念 论性 无俗念 乐道 无俗念 仙景 无俗念 述怀 无俗念 暮秋 无俗念 竹 无俗念 蓑衣 *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峨峨洋洋 天下大乱 殊深轸念 躭勤 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包含遏的词语有哪些 磨湼 辄作数日恶 粉饰太平 包含衔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隳高堙庳 蓬荜生辉 豸字旁的字 仆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