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其二 济上登酒楼游南池漫作,和王仔园韵》

时间: 2025-04-28 09:47:29

诗句

碧柳垂丝花满树。

池楼高下任城路。

胜迹千年传李杜。

谁留住。

江山留得诗人处。

满目悲风嗟日暮。

萦阶点点飘红素。

入海莫随烟雾去。

悠然遇。

光芒万丈云天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7:29

原文展示:

碧柳垂丝花满树。池楼高下任城路。胜迹千年传李杜。谁留住。江山留得诗人处。满目悲风嗟日暮。萦阶点点飘红素。入海莫随烟雾去。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

白话文翻译:

碧绿的柳枝垂下,花树满树繁盛。高高的楼阁与城路交错,名胜古迹千年传颂于李白和杜甫的诗中。谁能留住这样的美景呢?只有江山永远留给诗人栖息。眼前满是悲风,难忍日暮的愁思。红花白素在阶前飘落,入海之时莫随烟雾而去。悠然自得,光辉万丈,照亮云天的曙光。

注释:

  • 碧柳:青翠的柳树。
  • 任城路:指城中的道路,意为随意行走于城市之中。
  • 胜迹:名胜古迹。
  • 李杜:泛指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 江山留得诗人处:意指美好的自然景色总是留给诗人去描绘和感受。
  • 萦阶:环绕在台阶周围。
  • 飘红素:指红花和白色的植物,象征着盛开的美丽。
  • 入海莫随烟雾去:进入大海时,不要随风而去,暗示不应随意沉浮。
  • 光芒万丈: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董元恺在登酒楼游南池时创作的,受到了王仔园的韵律影响。此时正值清代社会的繁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诗人和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开篇“碧柳垂丝花满树”,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柳树的垂丝与盛开的花朵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景,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接着,诗人提到“胜迹千年传李杜”,通过提及李白与杜甫,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崇敬,指出名胜古迹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传承。

“谁留住”意指美好的时光难以把握,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唯有江山长存于诗人之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诗歌的坚定信仰。下半部分“满目悲风嗟日暮”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孤寂与忧伤,而“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则是对新生与希望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宽广的心胸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柳垂丝花满树:树木繁茂,春意盎然,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池楼高下任城路:描绘了城市景观中楼阁的高低起伏,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 胜迹千年传李杜:强调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李杜作为诗歌代表,象征着永恒的艺术价值。
  • 谁留住:感叹美景的短暂与无常,引发思考。
  • 江山留得诗人处:诗人自觉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强调诗歌对人类情感的重要性。
  • 满目悲风嗟日暮:日暮时分,情感的低沉与惆怅。
  • 萦阶点点飘红素:对细节的观察,增强画面感。
  • 入海莫随烟雾去:警示人们珍惜眼前,不要随波逐流。
  • 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重生希望,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光芒万丈”比喻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之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碧柳垂丝”与“花满树”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不畏浮云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代表美丽与短暂。
  • 江山:象征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灵的寄托。
  • 日暮: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低落。
  • :象征广阔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诗人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王维
    • D. 白居易
  2. “碧柳垂丝花满树”中“碧柳”指的是什么?

    • A. 青竹
    • B. 柳树
    • C. 松树
    • D. 梅树
  3. 诗中提到的“江山留得诗人处”意味着什么?

    • A. 自然景色是长久的
    • B. 诗人是唯一的
    • C. 诗人可以随意生活
    • D. 江山不重要

答案

  1. A、B(李白与杜甫)
  2. B(柳树)
  3. A(自然景色是长久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 《春望》:在历史背景上更为沉重,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渔家傲》中的悠然自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归二首 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 挽立斋杜丞相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 遇张韩伯说边事 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 赠张季冶 见赵知道运使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 其一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敢作敢当 竹管 徇公 齄奴 手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乘机应变 鳥字旁的字 包含廲的词语有哪些 借身报仇 有所为而为 马磨 乚字旁的字 心慈面善 包含绢的词语有哪些 天开头的成语 千岩万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