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2:49
渔家傲 春夜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多少游丝飘绣阁。
画旗闲却秋千索。
翡翠帘垂深院落。
春梦恶。
金炉篆袅无人觉。
可奈风光今又昨。
伤心独对葡萄幄。
嫩柳三眠丝正弱。
风如削。
惜花几度探红药。
这首词描绘了春夜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惆怅。首先,轻柔的游丝在绣阁中飘动,似乎在描绘着春天的柔和与细腻;画旗闲挂,秋千的绳索也空荡荡地不再使用,映衬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深院落里的翡翠帘子垂下,似乎在掩护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春梦难以捉摸,金炉中香烟袅袅,却无人察觉这美好的气息。面对此景,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今夕与往日的对比令人伤感,独自一人对着葡萄架,思绪万千。嫩柳如丝,柔弱得让人心疼,微风轻拂,如同刀削般锐利,令人怜惜的花朵几度探出红色的药蕊,展现出春天的憧憬与美好。
作者介绍:邹祗谟(约1640-约1700),清代词人,以词作见长,尤其擅长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象,作品情感细腻,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历史的一个变革时期,社会动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诗人通过春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惆怅。
《渔家傲 春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表现出邹祗谟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词中通过对春夜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柔和与美丽,游丝、秋千、翡翠帘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句“多少游丝飘绣阁”用游丝的轻柔引入,生动呈现了春天的温柔气息;而“画旗闲却秋千索”则通过对静止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无所事事的惆怅感。接下来的“翡翠帘垂深院落”,更是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加了场景的层次感。
整首词的情感在后半部分愈发浓烈,诗人反思“金炉篆袅无人觉”,似乎在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最后,嫩柳和红药的意象则象征着春天的脆弱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悲伤。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如“游丝”“秋千索”对比,增强了意境的深度。也通过色彩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蕴含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春夜的美丽画面,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
“游丝”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翡翠帘垂深院落”中的“翡翠”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