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37
次韵牟监簿斋宫
作者:方岳 〔宋代〕
蛮触追奔竞一豪,
市朝酣战万灵鼍。
斋房只在秋山外,
吟卷自随明月多。
问字人须烦谢绝,
敲门僧亦莫谁何。
竹宫曾见神君否,
且乞天瓢为挽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市镇,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争斗、追逐。斋房位于秋山之外,月光下我独自吟咏,书卷随意散开。想请教字句的朋友,恐怕要打扰到他,敲门的僧人也无须理会。你曾在竹宫里见过神君吗?不妨借我天上的瓢来挽救这条河流。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宋代),字子山,号云峰,杰出的山水诗人,擅长以自然景物抒情,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人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深入。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市井生活的感受,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方岳的《次韵牟监簿斋宫》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繁忙的市镇与宁静的斋房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开篇以“蛮触追奔竞一豪”引入,描绘了人们在市朝中激烈争斗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竞争的批判。接着“斋房只在秋山外”,则转向自我内心的宁静,仿佛在此刻,诗人逃离了喧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宁。
诗人在吟咏之间,似乎也在对话,提到“问字人须烦谢绝”,这表明他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宁愿在月光下独自沉浸于诗书之中。随后提到“竹宫曾见神君否”,这里引入神秘的竹宫,既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神秘力量的呼唤,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采用了比喻(如“市朝酣战”)、对仗(如“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市井生活与宁静的对比,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蛮触”,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问字人”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