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00
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
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
白鹿留下的书信在山泽间变得蒼白,归来时花木已尽,难以娱乐心情。
功名的梦想在昏暗的庵堂中变得模糊,礼乐的声响在这家中显得迂腐。
春夜半,雪屋里只剩一盏灯,竹山下千古的暮云显得孤寂。
雨寒之际,愁苦已绝,兰亭的聚会似乎变得遥不可及,灵寿的图画只剩下九位老人的身影。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诗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挽谢公王》是方岳为挽悼某位故人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文化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作者对人生与名利的反思。
《挽谢公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悼亡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首联“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以白鹿遗书引入,象征着一种遥远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寞,花木的凋零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一种凄凉的美感。
第二联“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则转向对功名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追求名利的意义,暗示着一种智慧的觉醒。诗人用“晦”字表现出对功名的无奈与失落,礼乐的迂腐则让人感受到传统的束缚与现代的冲突。
接下来的描写“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则通过夜晚的孤独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反思的情绪。最后一联“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兰亭的聚会象征文人雅士的盛会,然而如今却因雨寒而愁绝,灵寿的空余更是对逝者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对功名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哲理美。
“白鹿遗书”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什么?
诗中“雨寒愁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