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汪运干饷酒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46:41

诗句

长须手挈一壶酒,问识浣花工部无。

蓑笠荷锄烟雨外,再三不信是耕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1

原文展示:

长须手挈一壶酒,
问识浣花工部无。
蓑笠荷锄烟雨外,
再三不信是耕夫。

白话文翻译:

我长着白须,手里提着一壶酒,
询问你是否认识浣花的工部?
在烟雨蒙蒙的外面,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举着锄头,
我三次不相信你竟是个耕夫。

注释:

  • 长须:指白胡子,通常形容老年人。
  • :提、拿。
  • 壶酒:一壶酒,象征饮酒的闲适。
  • 浣花工部:工部是古代官职,这里指的是王维的《浣溪沙》中的“浣花”,可能暗指诗人对才子佳人的向往。
  • 蓑笠:指用蓑衣和斗笠遮挡雨水的农夫形象。
  • 荷锄:提着锄头,象征农夫的劳作。
  • 再三不信:多次表示不相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农夫和隐士的不同看法,表现出诗人对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口吻,描绘了诗人提着酒壶,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在烟雨中,身穿农夫的打扮,却又询问是否认识浣花工部,显得有些调侃与戏谑。诗中的“长须”与“壶酒”相映成趣,表现了诗人的洒脱和对生活的无拘无束。

在描写农夫形象时,诗人通过“蓑笠”和“荷锄”展现了传统农民的勤劳与坚韧,然而他“再三不信是耕夫”的反复强调,则隐含了一种不被世俗身份所束缚的自由态度,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在描绘生活场景上富有诗意,更在思想深度上给人以启示。诗人通过对农夫身份的质疑,反映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须手挈一壶酒:描绘了一个老者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问识浣花工部无:通过提问引入对“工部”的思考,暗示对文化和名士的向往。
  • 蓑笠荷锄烟雨外:描绘农夫的形象,与前面的酒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的身份认同。
  • 再三不信是耕夫:通过反复强调表现出诗人对身份的质疑和不屑,显露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壶与农夫的形象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将自然环境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氛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长须”与“壶酒”。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洒脱。
  • 蓑笠:代表农民的辛勤与自然的联系。
  • 烟雨:营造出一种隐秘而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须手挈一壶酒”所描绘的是哪个形象?

    • A. 年轻人
    • B. 老者
    • C. 农夫
    • D. 文人
  2. “再三不信是耕夫”中的“再三”表示什么意思?

    • A. 一次
    • B. 两次
    • C. 多次
    • D. 没有
  3. 诗中提到的“工部”指的是?

    • A. 农民
    • B. 官员
    • C. 文人
    • D. 工匠

答案:

  1. B. 老者
  2. C. 多次
  3. C. 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渔舟唱晚》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岳的《汪运干饷酒》与王维的《渔舟唱晚》进行对比,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方岳更加强调个体的洒脱与对身份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言 华山 中秋月 齐山 厓山吊古 罗浮 谒谢南海神登浴日亭 登小金山 秋日集海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阴敝 卤字旁的字 包含流的成语 母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坐药 遗风余俗 攴字旁的字 乃堂 书不释手 美人香草 荒畴 毛字旁的字 琳琅满目 交臂历指 政清狱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