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1: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3:54
郑文焯的《夜半乐 秋尽夜闻雨有怀》
暝寒中酒情味,江天漠漠,秋尽仍连雨。
绕旧绿阑干,觅愁无处。
砌蛩乍咽,城乌旋起,满廊黄叶飘零。
散风还聚。背暗烛敲帘作人语。
夜窗又到雁阵,独掩低帏,更添沈炷。
霜堞隐,羌笳凄凄危曙。
泪凝丛菊,魂萦蔓草,几回梦里登临,乱山歧路。
渺京国苍茫见烟雾。
此际追感,少日狂游,旧家歌舞。
念俊约,经时动离阻。
恁萧条,空叹雪满梁园赋。
惊岁事一卧沧江暮。
画楼天远孤云去。
在寒冷的夜晚,酒的滋味似乎更加浓厚,江面一片苍茫,秋天已尽,雨水仍不断地降落。
我绕着老旧的绿栏杆,寻找愁苦,却无处可寻。
楼下的蟋蟀忽然啼叫,城中的乌鸦开始飞起,满院的黄叶随风飘零。
风散了又聚,暗夜中烛火轻轻敲打着帘子,像是有人在低声细语。
夜窗外又看见了雁阵,独自掩上低低的帷帐,烛火愈发显得沉寂。
霜台隐没,羌笛声凄切,黎明在即。
泪水凝聚在丛菊上,魂魄萦绕在蔓草间,几次在梦中登高,迷失在重重山路。
渺茫的京城隐约可见烟雾。
此时追忆往昔,年轻时的狂游,旧日的歌舞。
思念那俊美的约定,时光的流逝却让相聚变得困难。
如此萧条,空自叹息梁园的雪满。
惊叹岁月匆匆,沧江边已是黄昏。
高楼远望,孤云飘去。
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常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风格独特,常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夜半乐 秋尽夜闻雨有怀》创作于秋冬之交,正值时节更替、寒冷来临,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思念,借助夜雨的景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郑文焯的《夜半乐 秋尽夜闻雨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秋尽冬来的凄凉与孤独。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伴着细雨,品味着酒的情味,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诗人通过“江天漠漠”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边的孤寂与沉思,仿佛置身于无尽的空旷之中。
在诗中,诗人环绕着“旧绿阑干”寻找愁苦,显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随着“砌蛩乍咽,城乌旋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夜晚的烛火与窗外的雁阵更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还在情感上表现出深刻的哲思。诗人对“少日狂游,旧家歌舞”的怀念,展现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诗人以“惊岁事一卧沧江暮”结束,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悲伤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终在孤独与思念中,留下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诗中提到的“江天漠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兴奋
“泪凝丛菊”中的“菊”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忧伤
C. 事业
诗中提到的“夜窗又到雁阵”反映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愤怒
B. 思乡
C. 快乐
这些诗作都以夜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