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58
夜半乐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酿春点点梅绽,山亭一角,残梦红罗谱。
认醉墨盈笺,玉壶曾赋。
傍林小筑,餐霞旧隐,鹧鸪声里归来,半村烟雨。
惯笑摘青黄荐芳醑。
秘文检校在手,隔叶芸香,涴衣微露。
东壁近藜光深宵明处。
逝波愁竭,危烽惨照,画中晼晚楼台,可怜焦土。
漾寒绿苕溪自终古。
向此休问,剩迹苔莎,未灰缃素。
换短劫华鬘乱尘步。
倚斜阳谁见岸柳参差舞。
商调引小阮哀弦诉。
雁飞无轸孤云暮。
夜半时分,梅花悄然绽放,山亭的一个角落,残留着梦中的红罗衣。
醉意朦胧,笔墨满纸,往日的诗篇又在玉壶中吟唱。
在林边的小屋,曾经的霞光隐退,鹧鸪的鸣叫中归来,半个村庄笼罩在雨雾中。
习惯了在欢笑中采摘青黄,享受芳醇的美酒。
手中握有秘密的文书,隔着树叶的香气,衣襟微微湿润。
东墙附近,藜草的光影在深夜中流明。
逝去的波澜让人愁苦,危峭的烽火惨淡地照耀,画中的晚霞楼台,令人心痛如焦土。
寒冷的绿苕溪流淌自古以来。
在此不必再问,只剩苔藓的痕迹,未曾褪去的缃素。
换上短暂的华丽,随风步履在尘埃中迷乱。
依傍着斜阳,谁能见到岸边柳树的舞姿?
悠扬的商调引小阮,哀弦诉说着心中不尽的愁苦。
大雁飞过,孤云在暮色中无牵无挂。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作品多以词、曲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常融入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夜半乐》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山亭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思绪万千,抒发了对故乡、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夜半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借助梅花绽放的意象,表达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亭、溪流、雨雾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愁苦的氛围。诗人用“醉墨盈笺”形象地展现了他对往日诗篇的追忆,令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学气息。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鹧鸪声”、“寒绿苕溪”,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尤其是“雁飞无轸孤云暮”的句子,勾勒出一种孤寂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到来、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以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梅花
B. 鹧鸪
C. 绿苕溪
D. 以上皆是
“酿春”在诗中有何含义?
A. 春天的到来
B. 酒的酿造
C. 减轻孤独
D. 以上都不是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
A. 忘却
B. 眷恋
C. 无所谓
D. 逃避
《春夜喜雨》通过描绘春雨滋润万物,传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与希望,而《夜半乐》则在美好的春色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