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5
原文展示:
掩关铭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 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 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白话文翻译:
蛇的毒性有其形态,药物的毒性有其名称。 人的毒性藏在心中,表面上却如同兄弟般亲近。 甜言蜜语不可轻信,它们比千丈深的坑还要危险。 不如闭门独坐,偶尔听到幽鸟的鸣叫,反而更觉宁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叔伦,号玉川子,河南洛阳人。他的诗风独特,多写个人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人心不古,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蛇毒、药毒与人心的毒性,揭示了人心的险恶。诗人认为,人的恶意虽然看不见,但却比有形的毒更为可怕。他告诫人们不要轻信表面的甜言蜜语,因为这些往往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危险。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避世的态度,即闭门独坐,享受自然的宁静,以此来远离人心的险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人心的险恶,并提出一种避世的态度,即闭门独坐,享受自然的宁静,以此来远离人心的险恶。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蛇毒”和“药毒”分别象征什么? A. 世间的危险和已知的危险 B. 隐藏的险恶和表面的甜言蜜语 C. 自然的宁静和心灵的平和 D. 深不可测的危险和自然的宁静
诗人认为“美言不可听”的原因是什么? A. 因为美言象征表面的甜言蜜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危险。 B. 因为美言象征自然的宁静和心灵的平和。 C. 因为美言象征世间的危险和已知的危险。 D. 因为美言象征隐藏的险恶和表面的甜言蜜语。
诗中“不如掩关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避世的态度,远离纷扰,享受自然的宁静。 B. 积极入世的态度,面对人心的险恶。 C. 追求已知的危险,享受表面的甜言蜜语。 D. 追求深不可测的危险,享受自然的宁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