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君之出矣》

时间: 2025-05-04 01:26:23

诗句

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

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

闺闱足仪检,常恐犯绳尺。

欲寄锦字书,知谁者云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23

原文展示:

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闺闱足仪检,常恐犯绳尺。欲寄锦字书,知谁者云的。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离开以后,我独自对着影子度过每一个清晨和夜晚。即使只走出中门一步,也未曾留下任何行迹。在闺房中,我严格遵守礼仪规范,常常担心自己会犯下错误。想要寄出一封充满情意的信,却不知道该寄给谁。

注释:

  • 吊影:独自对着影子,形容孤独。
  • 晨夕:早晨和晚上,泛指日子。
  • 中门:内室的门。
  • 未省:未曾。
  • 闺闱:女子的卧室。
  • 仪检:礼仪规范。
  • 绳尺:比喻规矩、法度。
  • 锦字书:指充满情意的书信。
  • 云的:指明确的目标或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闺房中的孤独和守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思念远行的亲人或朋友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在闺房中的孤独和守礼,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礼仪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闺房中的孤独生活。首句“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因亲人或朋友的离去而感到孤独。接下来的“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守礼,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未曾留下任何行迹,显示了诗人对礼仪的严格遵守。最后两句“欲寄锦字书,知谁者云的”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情感却找不到对象的无奈,增添了诗歌的哀愁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自从你离开以后,我独自对着影子度过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表达了诗人因亲人或朋友的离去而感到的孤独。
  2. “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即使只走出中门一步,也未曾留下任何行迹,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守礼。
  3. “闺闱足仪检,常恐犯绳尺”:在闺房中,我严格遵守礼仪规范,常常担心自己会犯下错误,显示了诗人对礼仪的尊重。
  4. “欲寄锦字书,知谁者云的”:想要寄出一封充满情意的信,却不知道该寄给谁,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情感却找不到对象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吊影: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影子拟人化,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锦字书: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充满情意的书信比喻为“锦字书”,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闺房中的孤独和守礼。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礼仪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吊影:孤独的象征。
  • 晨夕:时间的流逝,孤独的持续。
  • 中门:空间的限制,孤独的体现。
  • 锦字书:情感的寄托,无奈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吊影”指的是什么? A. 独自对着影子 B. 影子在跳舞 C. 影子的形状 D. 影子的颜色 答案:A

  2. 诗中的“锦字书”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书信 B. 充满情意的书信 C. 珍贵的书籍 D. 锦绣的文字 答案:B

  3. 诗中的“中门一步地”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喜欢散步 B. 诗人很少出门 C. 诗人遵守礼仪 D. 诗人害怕出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了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和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自君之出矣》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礼仪的尊重和孤独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文同的诗集,包含了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风格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悯交 猛虎行 美人睡起曲 鹭鸶 路上花 柳下闻蝉 林中奉酬翁卷 练波曲 李溪曲别郑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肾的词语有哪些 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轶轨 心猿意马 殷赈 恃直不戒 龜字旁的字 气调 立身扬名 开心写意 雨字头的字 合家欢乐 行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能征惯战 丿字旁的字 大杖则走 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