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刘太白(太白居从善坊)》

时间: 2025-04-29 01:18:32

诗句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8:32

原文展示:

送刘太白(太白居从善坊)
作者: 元稹

洛阳大底居人少,
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
古堤愁树隔中桥。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的下层居住的人很少,从善坊的西面格外寂寥。想起刘君独自骑马,古老的堤岸上愁苦的树木隔着桥梁。

注释:

  • 洛阳:唐代的都城,文化繁荣,人口众多。
  • 大底:指洛阳城的低洼地带,居住者较少。
  • 从善坊:一个地名,可能指当时的一个街坊。
  • 独骑马:形容刘君孤独的骑行。
  • 古堤:古老的堤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愁树:可能指树木的枯萎或孤独的状态,映射内心的忧愁。
  • 中桥:指隔着古堤和愁树之间的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古堤愁树”可以视为对时光流逝和人世沧桑的隐喻,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惆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稹(779-831),字和甫,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元白”,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是元稹为送别友人刘白(即刘太白)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人生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洛阳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出城市的冷清和人心的孤寂。“从善坊西最寂寥”一句,既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是对人情的感慨,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想得刘君独骑马”,直接引入了送别的主题,刘君的孤独骑行与洛阳的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古堤愁树隔中桥”,则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古堤与愁树的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淡漠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元稹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洛阳大底居人少”:这里描述了洛阳的某个区域,暗示着人迹罕至的冷清。
    2. “从善坊西最寂寥”:强调了环境的孤寂,特指从善坊西侧的静谧。
    3. “想得刘君独骑马”:提到刘太白,暗示此时的他是孤单的,强调了思念之情。
    4. “古堤愁树隔中桥”:描绘了风景,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隔离和人心的距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古堤与愁树构建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意象,传达出深沉的思考。
    • 隐喻:古堤与愁树象征着过往的回忆与对生活的感慨。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孤独和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洛阳:象征繁华与孤独的对立。
  • 大底:代表生活的底层与人情的冷漠。
  • 从善坊:特定的地名,强调了环境的孤寂。
  • 古堤与愁树: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羁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从善坊”最可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阳的一条街
    B. 唐代的一个城市
    C. 一个古代的寺庙

  2. 诗中“古堤愁树”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距离
    C. 友情的深厚

  3. “想得刘君独骑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君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与孤独
    C. 欣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元稹的《送刘太白》更加强调孤独与思念的氛围,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桂枝香 旅中秋思 桂枝香 杨润之得家书 桂枝香 赏桂杨氏山园,夜饮花下有作 桂枝香 秋阑 桂枝香 桂枝香 次韵张荃 桂枝香·折桂 桂枝香 秦淮感秋 桂枝香 再赋蟹 桂枝香 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声共气 酸甜苦辣 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赋彩 引以为荣 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河清兵士 熙熙攘攘 帝宸 麥字旁的字 温中 侈纵偷苟 氏字旁的字 锦心绣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