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天岭赠僧》

时间: 2025-05-02 01:58:50

诗句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8:50

原文展示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思考。诗中提到五个上天的意象和两种无尽的景象,这些都与师父的教诲有关。漫天的阳光是无尽的,而世俗的生活却是有限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上:指五次上天,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或经历。
  • 两漫天:这里的“漫天”指广阔无际的天空,暗喻无边无际的时间或空间。
  • 因师忏业缘:因师父的教诲而忏悔自己的业障。
  • 无尽日:无尽的阳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浮世:指世俗生活,暗示其短暂与虚幻。
  • 穷年:有限的年岁,表达人生的脆弱和短暂。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忏业”可以理解为佛教的忏悔与自省,反映了作者的修行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风婉约,情感真挚,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元稹与一位僧侣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诗人通过与僧侣的对话,思考人生的意义,反思自己的修行和世俗的纷扰。

诗歌鉴赏

《漫天岭赠僧》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在开头提到“五上两漫天”,通过象征性的数字和意象,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中强调了师父的教诲对个人修行的重要性,表明在浮躁的世俗生活中,修行者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光明的追求。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两句对比鲜明,前者表达了光明的永恒,后者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反映了对人生有限性的感悟,也传达了对无尽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有佛教的修行思想,又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元稹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上两漫天”:开篇用数字和意象,重在表达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 “因师忏业缘”:指因师父的教诲而进行的自我反省,体现出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
  • “漫天无尽日”:阳光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暗示着修行带来的内心平静。
  • “浮世有穷年”:对比浮世的短暂,强调世俗生活的不易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尽日”和“穷年”的对比,强调人生的短暂与精神追求的永恒。
  • 象征:阳光与天空象征着希望与心灵的广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浮世的纷扰中,修行者应保持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空:象征着广阔的心灵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 阳光:象征着希望、光明与精神的追求。
  • 浮世:反映了世俗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五上”指的是?
    A. 生活的丰富性
    B. 人生的不同阶段
    C. 修行的次数

  2. “漫天无尽日”中,“无尽”表达了什么?
    A. 光明的永恒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浮世”是指?
    A. 诗人的内心世界
    B. 世俗的生活
    C. 修行的境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关注人生、时光、享乐的主题,展现了不同的视角。

诗词对比
元稹与白居易的作品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元稹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反省,而白居易则多描绘世俗的情感与生活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元稹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画堂春 其一 江城子 其一 松江别诗 舟中独酌 种橘 玉堂有感 雨后得月小饮怀赵天乐 闲行 酴醾 松江别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为蛇添足 里字旁的字 梅坞 直夜 按部就队 鬼字旁的字 紫结尾的成语 物以希为贵 盟山誓海 车字旁的字 费力不讨好 瘀血 山盟海誓 廾字旁的字 三尸五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