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3:03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在冬至这一天,阳光刚刚开始复苏,炉火的光芒照亮了帘子和房间。五行的变化和造化的奥秘深邃微妙,难以穷尽其妙理。此时应当急忙添火,快点修炼,生怕耽误了时机。在茫茫的天地之间,哪里去询问天机?要领悟这些道理,必须依靠老师的指引。
张抡,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具体生平不详。其诗歌作品多表现道教哲学,注重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西江月》创作于冬至时节,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变化和修炼的重视。冬至作为一年中最短的一天,象征着阴极而阳生,暗示着新生和希望的开始。此诗意在提醒修行者抓住时机,勤奋修炼。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冬至这一节气,传达了自然与修炼之间的密切联系。冬至时节,阳光开始复苏,给人以希望的象征,而“鼎炉光满帘帏”则暗示着修炼的环境和氛围。诗人引用了五行和道教的思想,体现了对宇宙法则的思考,强调了“妙理”的深邃与难以穷尽。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修行的迫切。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提醒修行者在大好时光中不可懈怠,必须抓紧时间修炼,以免错失良机。同时,诗的最后一句“要悟须凭师指”,强调了师承的重要性,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师道的尊重。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生命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深刻思考,读者在细品其中时,可以感受到一种从容而坚定的修行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变化与修行的主题,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和师承的必要性,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对修行者的鞭策。
冬至象征什么?
A. 阴极
B. 阳生
C. 自然法则
D. 修行
诗中提到的“鼎炉”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炼丹或修炼的炉子
C. 家具
D. 灯具
诗中强调修炼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
A. 时间有限
B. 知识丰富
C. 自然变化
D.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