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3:49
醉落魄
作者: 张抡 〔宋代〕
秋光莹彻。园林。如何宋玉切。作赋悲凉,草木。人自与。长歌清啸无时节。瓮头且饮如雪。不管春花,亦不管秋月。
在这秋日的光辉下,园林的景色明净而清晰,怎能不让人想起宋玉那忧伤的赋诗?草木皆显得悲凉,我却自得其乐,长歌清啸,无拘无束。就像瓮中的美酒,清冽如雪。无论春花秋月,我都不再在意。
张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词作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此诗作于秋季,正是一个收获与思考的时节。张抡在这段时间内,面临人生的种种感慨,可能受到了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选择以酒来解愁,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醉落魄》这首词通篇流露出一股洒脱的情怀,张抡通过描绘秋日的光景,表达了对人世间悲凉情绪的反思。这种情绪在"宋玉切"的提及中得以深化,宋玉的忧愁与诗人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长歌清啸无时节"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瓮头且饮如雪"一语,既是对美酒的向往,也是对生活的淡泊,酒如雪般清冽,象征着一种纯净的享受。整首诗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悲凉,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放下对春花秋月的执着,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了面对生活的悲凉时,仍要保持乐观和洒脱的态度,展现了对于自由与享受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谁?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瓮头且饮如雪”中的“如雪”意在表达:
答案:
比较张抡的《醉落魄》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示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但张抡更侧重于对自由的追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
这些参考书目可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