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52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万花丛畔。只恐金杯浅。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频相劝。且闻强健。莫厌花经眼。
快乐的事情难以并存,年轻时常常感叹春夜的短暂。在万花丛中徘徊,只怕酒杯太浅。虽然春天来临,仍然感叹青春已晚。大家频频相劝,听说要强健身体,别厌倦眼前的花朵。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春宵短”与“韶华晚”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普遍感慨,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都有人对此感叹。诗中隐含着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作者介绍:张抡,字千丈,号隐山,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常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生无常,词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珍惜。
《点绛唇·乐事难并》是一首描绘青春与时间流逝的词作。开篇“乐事难并”便点出主题,人生中快乐的事情总是难以齐全,特别是年轻时,常常对短暂的春宵感到无奈与遗憾。词人用“万花丛畔”描绘美好而又令人陶醉的春景,但紧接着又提到“只恐金杯浅”,暗示即使身处美景之中,享乐的机会却是有限的。
接着,词人提到“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在欢庆春天到来的同时,又对青春的逝去产生了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流逝岁月的惋惜。最后几句“频相劝”、“且闻强健”、“莫厌花经眼”,则传达出一种劝勉,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年轻人的矛盾心态: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又对短暂的青春感到惋惜,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词人的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使得这首词不仅富有哲理性,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词中表现了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与惋惜,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生活时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它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在美好与短暂之间的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事难并”是什么意思?
“少年常恨春宵短”中的“春宵”指的是?
诗中提到要“莫厌花经眼”,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抡的《点绛唇·乐事难并》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李清照的词中更多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张抡则通过对青春的反思,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