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5:54
哭南流人
作者: 项斯 〔唐代〕
遥见南来使,江头哭问君。
临终时有雪,旅葬处无云。
官库空收剑,蛮僧共起坟。
知名人尚少,谁为录遗文。
遥远的地方看见南方来的使者,江边悲伤地询问你的消息。
临终的时候有雪飘落,旅人的埋葬之地却没有一片云彩。
朝廷的库房里空空如也,连剑都无法收回,蛮族的僧人们共同为亡者修建坟墓。
知名的人实在太少了,谁来为他们记录下遗留的文采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与人们的悲痛,尤其是对于战乱中逝去的同胞和英雄的追思。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关注社会现实,感情真挚,常反映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动乱时期,诗人通过对南去使者的描写,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社会现状的悲哀。
《哭南流人》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开篇通过“遥见南来使,江头哭问君”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南方亲友的思念和对不幸消息的恐惧。接下来的“临终时有雪,旅葬处无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天地也为逝者感到哀伤。之后的“官库空收剑,蛮僧共起坟”则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边疆的动乱,诗人无力回天的感慨愈发明显。最后一句“知名人尚少,谁为录遗文”则揭示了历史的遗忘与人们对名声的渴望,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沉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的深刻认识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中逝去的亲友的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来使”指的是什么?
A. 从南方来的商人
B. 从南方来的使者
C. 从南方来的士兵
答案:B
“临终时有雪”这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遗忘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项斯的《哭南流人》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担忧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项斯更加强调个人的哀痛与历史的遗忘,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民众的苦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