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0:38
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
鸥波光上下,梅雨昼阴晴。
古帖閒来拓,名茶手自烹。
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
偶尔我在明亮的鉴湖上划船,荷花的清风轻轻拂动着船桨。
海鸥在水波上起伏,阳光和影子交错,梅雨时节的白昼时而阴云密布,时而晴空万里。
闲暇时我拓印古帖,泡上一壶好茶,自己亲手烹煮。
夕阳洒在高高的柳树上,蝉声此起彼伏,响彻耳边。
本诗没有特别涉及的历史典故,但“梅雨”一词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描写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柔和而复杂的情感。
弘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是清代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盛世”,推行多项改革,文化艺术上也颇为重视,亲自参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
《静明园杂咏八首》是乾隆皇帝在静明园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此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悠闲泛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中,"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湖面风光,荷风的轻拂象征着自然的温柔与舒适。接下来的“鸥波光上下”则描绘了海鸥在水面翱翔的生动场面,生动而有趣。梅雨时节的“昼阴晴”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的多变与诗人对其的细腻观察。
后两句提到“古帖”和“名茶”,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对古文化的热爱与对茶道的追求,显示出他内心的雅趣与修养。最后一句“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则以夕阳和蝉鸣作为诗的结尾,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仿佛在告别一天的美好时光,留下对自然的无限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古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悠然自得的态度。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哲学。
“偶泛鉴湖明”中的“鉴湖”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雨”主要描述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蝉嘒”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