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

时间: 2025-05-04 11:46:08

诗句

风雅不坠地,五言始君先。

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

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

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8

诗词名称: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

作者: 欧阳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雅不坠地,五言始君先。
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
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
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风雅的气息始终未减,五言诗的优雅在君王之时便已开端。希冀微妙的盛会有着丰富的篇章,仿佛在幽深的河流中流淌。理智的蔓延如同无枝的语言,单一的表达却能引发千种情感。往日的交流和后人更替,使得源流受到涤荡。倾筐的果实难以收集,朴素的真理与华丽的词藻争相繁盛。伟大的教义保护着微妙的道理,哲人以此教诲后代。激烈的风浪翻滚着波涛,坐在岸边却让它翻滚不休。曾经越过重重阻碍,倾耳聆听那沧海的传说。如今得见清扬的文采,幸而见到了青色琅琊的典籍。中山的醇厚,昆丘的片段,饮一杯便有余味,重温再看更觉光鲜。面对珍贵的书籍,握住那美好的机会自是美好。我要告诉我的老师,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如今已经完整。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雅:指高雅的风格,通常指诗词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 五言:指每句五个字的诗句,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之一。
  • 希微:微妙而稀少。
  • 理蔓:比喻道理的延伸,如同藤蔓般蔓延。
  • 浇荡:使不再清澈,指思想或文化的冲击和洗礼。
  • 倾筐:倾倒的筐子,象征收获。
  • 朴樕华:指简单的真理与华丽的词句的对比。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六义”即是《礼记·礼运》中的六种文艺形式,强调文艺的完整性和重要性。诗中提到的“青琅编”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经典著作,如《诗经》或《尚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詹,唐代诗人,以工整的诗句和典雅的文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后世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赠送李评事公的文集中所作,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忆和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五言诗的传统结构,语言简练而含蓄,内容深邃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回望,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崇敬。诗中提到的“风雅不坠地”,显示出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强调了文化的根基与重要性。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智慧的文化景象,既有对古典文献的重视,也有对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灵活自如,如“泠泠中山醇”与“片片昆丘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诗的最后,强调了六义的完整性,进一步突显了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雅不坠地:意指高雅的风格始终存在。
  • 五言始君先:五言诗的形式源于古代君主时代。
  • 希微嘉会章:珍贵而稀少的文化交流。
  • 杳冥河梁篇:形容文献如幽深河流般难以追溯。
  • 理蔓语无枝:道理的传播如同藤蔓般延展。
  • 言一意则千:单一的表达可以引发千种情感。
  • 往来更后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影响后代。
  • 浇荡醨前源:文化受到冲击和洗礼。
  • 倾筐实不收:尽管努力收获,仍感到无奈。
  • 朴樕华争繁:简单的真理与华丽的辞藻之间的竞争。
  • 大教护微旨:伟大的教义保护微妙的道理。
  • 哲人生令孙:哲人的教诲影响后代。
  • 高飙激颓波:激烈的风浪翻滚。
  • 昔日越重阻:曾经经历的艰难阻碍。
  • 侧聆沧海传:倾耳细听海的传说。
  • 逮兹觌清扬:如今得见清新的文采。
  • 幸睹青琅编:有幸见到珍贵的典籍。
  • 泠泠中山醇:中山的美酒清醇。
  • 片片昆丘璠:昆丘的美丽片段。
  • 一杯有馀味:饮一杯便有余味。
  • 再览增光鲜:重温再看更觉光鲜。
  • 对宝人皆鉴:面对珍贵的书籍如同珍宝。
  • 握鞶良自妍:握住机会自是美好。
  • 吾其告先师:我要告诉我的老师。
  • 六义今还全:六义(文艺形式)如今已然完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如“倾筐实不收”比喻难以收获的文化成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文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后世的期许。通过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回望,诗人希望传达出一种文化自信与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雅:代表诗词的高尚风格。
  • 河梁:象征文化交流的桥梁。
  • 清扬:清新高雅的文风。
  • 琅琊:象征珍贵的文化典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义”是指哪六种文艺形式?

    • A. 诗、书、礼、乐、易、春秋
    • B. 诗、词、曲、赋、书、画
    • C. 诗、书、画、乐、舞、道
    • D. 诗、书、礼、乐、文、史
  2. “风雅不坠地”中的“风雅”指的是什么?

    • A. 诗词的风格
    • B. 人的德行
    • C. 自然的美景
    • D. 社会的和谐
  3. 诗中提到的“倾筐实不收”比喻什么?

    • A. 文化的丰收
    • B. 收获的艰难
    • C. 人生的无奈
    • D. 自然的规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春望》:强调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联,展现了更深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以上是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送四弟子万 减字木兰花(县斋见梅) 减字木兰花 其三 他日 减字木兰花 巫峡女 减字木兰花·蘅兄电告久不作诗,恐脑力衰退,闻之矍然,因赋寄 减字木兰花 儗樵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乱山四倚 减字木兰花·鸡儿画曲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狎雉驯童 病字头的字 有眼不识泰山 礼尚往来 閠字旁的字 巨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分开头的成语 而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张慌失措 千里寄鹅毛 解疑释惑 乳领 凿凿可据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